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日前舉辦“強化財稅金融支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專題研討會”。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銀行保險處處長牛鵬在會上發言時表示,廣州市持續優化金融營商環境,聚焦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多措并舉提升中小微企業信貸獲得率和便利度,為中小微企業發展加速度、減負擔。
牛鵬表示,廣州市在優化獲得信貸營商環境上積累了不少經驗。一是構建多方聯動工作機制,形成組織及政策合力。包括高規格組建市級專責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高時效出臺政策“組合拳”為企業紓難解困等。二是建立多維度的地方融資風險分擔機制,營造金融機構敢貸愿貸能貸的信貸環境。包括建立廣州市普惠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建立廣州市企業應急轉貸機制、實施廣州市政策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完善市區兩級政策性融資擔保體系等四個方面。三是打造多層次的信用信息和融資服務平臺,提高中小企業獲貸便利度。包括開展動產擔保統一登記試點、推進信用信息平臺的建設及推廣應用、推進供應鏈金融創新試點等。四是運用金融科技創新地方金融監管模式,營造良好的地方金融服務生態。包括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系統和小貸行業“五鏈協同”監管與服務體系的打造。
牛鵬還列舉了“動產擔保統一登記”案例來說明上述措施的有效性。動產擔保統一登記是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過程中面臨的動產擔保權益登記系統分散、登記規則不統一等難題提出的便利政策。2020年2月,廣州成為繼北京、上海后第二批獲批試點城市,動產擔保統一登記改由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承擔。統一登記系統基于互聯網7×24小時全天候運行,為市場主體提供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和查詢服務。該政策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既便利了企業辦理登記流程,節約企業辦理登記手續的成本,也有助于金融機構及時全面掌握企業信息,提升為企業擔保融資的意愿和效率。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