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發改委推出今年第二批優化營商環境的典型經驗做法,充分發揮示范引領效應,打造“便利福建”。其中,福州市推行行政審批全過程“智慧辦”的典型經驗入選。
福州市實現行政審批受理、審查、辦結全過程智能化判定,推出30項“秒批”服務、7項“秒報”服務、5項“智能輔助審批”服務,推動政務“零人工”智能化辦理。各類“智慧辦”事項,按照群眾高頻辦事需求選取,涉及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中心、市城管委、市人社局7個部門共計42個事項。
福州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建成全市“智慧辦”支撐服務平臺,標準化梳理政務服務事項。系統通過數據查詢核驗、文本識別比對、圖像識別、語義理解識別等技術手段自動校驗,智能化生成業務辦理結果。
福州將審查標準和審查要點程序化,能夠通過數據核驗、規則校驗,智能判斷申請信息是否符合事項在受理環節的形式性審查要求,確定業務能否通過受理審查要求。
福州建設智能政務應用中心系統及政務融合服務平臺,保障公眾端和政府端智能審批運轉。智能審批系統對接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省市場監管局企業信息庫及市可信電子文件庫等,獲取申請人相關信息,推動申請條件、申請表單、申請材料的復用及共享。
同時,為方便企業委托他人辦事,系統支持法人對經辦人員進行授權。系統根據企業授權情況,減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及授權委托書材料。
系統通過數據接口自動獲取、復用相關信息,大幅精簡申請材料,各類可通過共享渠道獲取的數據將自動填入表單,無需申請人大量填寫個人信息。
通過數字化改造,多數事項的申請材料精簡至1-2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登記、新生兒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等事項實現“零材料”申報。
目前,福州“秒批”事項辦理全過程、“秒報”事項受理全過程和輔助審批事項的審查過程在系統中僅需3秒即可完成,大幅節省了申請人現場跑腿辦事的成本和受理窗口的人力資源成本、行政管理成本,提升部門審批效率。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