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筧川村村委大樓下多了一個“小方艙”。

  這是縉云縣人民法院研發投放的“云治”數字咨詢艙,現已融入人證對比、語音上傳等技術,群眾僅需語音輸入即可反映案件情況,能滿足自助立案、法律咨詢、投訴舉報等需求,是群眾身邊不打烊的“24小時法庭”。

  縉云法院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主動融入基層治理大格局,創新打造“云治”平臺、“共享法庭”,構建“線上+線下”聯動體系,大力推行“云上調”“門口辦”,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數字化多元解紛服務,不僅提升了群眾司法獲得感,法院績效也得到了優化,訴前化解和民事可調撤率達94.22%,服判息訴率達92.78%,案件自動履行率達56%,均居全省前列。目前,“云治”平臺項目入選浙江全省2021年政法工作現代化創建項目。

  數字賦能

  打造掌上一站式矛調中心

  解紛單位多、流程手續嚴、信息壁壘高,群眾遇到麻煩不知道該找哪家單位,更不知如何操作,諸如此類問題在群眾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各地矛調中心的設立,為群眾解紛解惑提供了便捷、集約的線下平臺。

  “云治”矛盾調處咨詢平臺的開發,則是將矛調中心從線下搬到線上,便于群眾率先知曉職能部門及責任分工,隨時隨地、一鍵掌握解紛動態。

  在黨委領導下,“云治”平臺由法院牽頭開發,集結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8家單位,融合移動微法院、中國法律服務網等現有平臺,提供云上解紛、追薪、法援、申訴、普法、資訊等全天候、全區域“云”服務。自平臺上線以來,共處置咨詢投訴142件,受理各類矛盾糾紛3351件,成功化解2804件。

  “我給廠里干了一年半,他們少給了我兩個月的工錢,我該怎么辦?”6月29日,“云治”后臺收到了申請人小李的求助信息。

  由于求助事項描述過于簡單,后臺工作人員在收到信息后當即聯系小李了解具體情況,認定這是一起勞動報酬爭議,將情況信息整理完善后流轉給人力社保部門具體處理。

  7月6日,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部門就小李和原單位的勞動報酬爭議完成仲裁,小李不服仲裁結果,該糾紛又通過“云治”后臺流轉至法院。

  7月12日,該案在法官的組織下開展調解,小李和原單位達成協議,爭議得到妥善解決。

  “云治”后臺由各單位抽調精干力量組成“云治服務團”,負責常規信息接收、分流,解決和反饋群眾訴求;對待重大、復雜、涉眾事項,實施黨委督辦、多家聯調,確保大事小情皆有回應。

  “云治”采集矛盾糾紛大數據,進行累積分析,繪制數據流轉地圖,探索矛盾糾紛形成規律和化解邏輯,持續輸出數據價值,因地制宜為縣委縣政府提供社會治理和區域管理決策方案建議。

  “群眾通過‘云治’便能完成法律咨詢、在線調解、司法確認等訴訟服務,足不出戶‘云上’解紛,優化了基層治理方式方法?!毙卤替偲桨簿C治辦干部吳桂生介紹說,通過“云治”前期反饋的矛盾數據進行提前普法、主動預防,今年新碧鎮矛盾糾紛數量較去年下降12.15%。

  需求導向

  貫通矛盾化解便民橋梁

  縉云縣域面積大、山地丘陵多、群眾居住分散,部分地區交通多有不便,且大量群眾互聯網應用能力較弱。

  縉云法院以人民為中心,推廣應用“共享法庭”,幫助上述群體破除地域障礙,填平數字鴻溝,共享數字化訴訟服務帶來的紅利,在律所、銀行、村便民中心、鄉鎮矛調中心等重點區位共設立17個“共享法庭”點位,與“云治e站”形成以點帶面之勢,實現“云治”村級覆蓋率100%,“共享法庭”邊遠鄉鎮、重點網格覆蓋率100%。

  大源村石某是第一個使用“共享法庭”的當事人?!拔覀兇宓娇h里法院約有兩個小時車程,現在村里建立‘共享法庭’,我在家門口就可以參加開庭了,案子庭審時間都不要兩小時,給我這樣用不來智能機的人帶來了極大便利!”石某說。

  “共享法庭”可在群眾家門口提供網上立案、在線開庭、遠程調解、文書收發等多種訴訟服務,幫助當事人低成本、高效率解決糾紛。

  縉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徐步茜說:“山區不少老年人文化水平較低,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共享法庭’的設立,就是要讓包括老年人在內的所有人享受到數字化改革福利?!?/p>

  “共享法庭”還為證人作證和規范庭審秩序提供有效保障。證人可以就近到“共享法庭”線上異地作證,既能解決證人因成本增加而不愿出庭作證問題,又能確保作證有效性。

  “庭審場地很重要,原先在線開庭可能會出現環境嘈雜、庭審不嚴肅等問題。在‘共享法庭’參加庭審,當事人內心會更敬畏,庭審秩序會更規范,庭審也能更順利開展?!笨N云縣法院法官吳根偉說。

  多方協作

  激活基層治理社會動能

  應麗飛是前路鄉水口村“云治站”站長,從2020年上任以來幫助村里人聯系法院,協助結對法官普法宣傳、調解村民間糾紛,不僅自己學習了更多法律知識,也幫助村里人解決了不少問題。

  縉云法院在全縣261個行政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配置網絡及相關軟硬件設施,全域鋪設“云治e站”“共享法庭”,并建立了“1+1+1”運行管理機制,即一個站點配備一名員額法官、一名鄉鎮矛調中心綜治專干,邀請熱心公益、責任心強的黨員干部擔任“云站長”,構建了縣鎮村戶聯動治理體系,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

  “云站長”擔負法律宣傳、糾紛調處、司法協作等職能,更是作為群眾意見的“收集艙”、群眾聲音的“崗前哨”,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和建議,對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予以化解,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浙江省人大代表、筧川村黨支部書記施頌勤說:“村里建立‘云治站’后,大家遇事先到‘站’,矛盾糾紛變少了,村里到法院打官司的也少了。我們要依托‘云治站’邀請更多法官、調解員、鄉賢參與村里工作,做好法治宣傳?!?/p>

  不久前,在新建鎮矛調中心的“共享法庭”開展了一場特殊的庭審,被告端坐在屏幕前,法官和原告則在屏幕另一端。庭審結束后,法官通過視頻向屏幕前旁聽的群眾釋法明理。

  縉云法院結合巡回審判工作,將“共享法庭”作為普法宣傳點、法治云課堂,把典型案例、常見案由放到“共享法庭”上展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司法裁判全過程,充分發揮司法規范、指引、評價、引領社會價值的特殊作用;組織村社居民觀看庭審,零距離感受庭審氛圍、了解司法流程,讓小案件發揮大效應。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zhou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