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要求,結合疫情防控需要,積極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深化城市大數據共享融合,取得積極成效。

  一、發展軟件技術生態。成立城發集團作為數字產業發展的國有平臺,先后引入中國電子、南威軟件、58集團、四方偉業、奇安信、深蘭科技、軟通智慧、四川CA等國內頭部和行業領先軟件企業。加快培育智慧之心、智城大數據、德陽市民通、海之星、四川壁虹、大宇科技、網道科技等本土軟件企業,參加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初步形成以政務和公共服務為核心的軟件研發、數據加工、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等技術生態。德陽自主研發的“德食安”疫情防控冷鏈管理系統推廣到南充、眉山等地。力爭年底前申請軟件著作權達到20個,形成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對外輸出能力。截至6月底,招商引資引入數字經濟企業已到位員工934人,5家軟件企業達到規上標準。

  二、合作建設城市大腦。城發集團與中國電子旗下中國系統合資組建德陽數科公司,牽頭實施城市大腦建設,會同四方偉業、奇安信、南威軟件、海之星等公司,已經完成數字孿生城市、萬物互聯平臺、數據中臺、應用支撐賦能平臺、AI中臺、API倉庫、智慧城市指揮調度系統等大部分功能開發,形成匯聚全市數據資源、賦能政務公共服務和市場應用的城市數字底座。城市大腦設計獲得2020中國數字政府應用示范獎,目前已正式上線運行。

  三、強力推進一網通辦。加快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采取“日分析、周通報、月考核”方式全力以赴落實省大數據中心統一部署的“百日攻堅”戰,著力構建“3+N”(移動端、網廳端、自助端+N種應用)智慧政務服務體系,先后開發一批支撐“一網通辦”的軟件系統?!暗玛栒低ā睂崿F數據面向公眾開放;不動產登記系統實現存量房交易1小時辦結和全量數據沉淀,加緊開發手機房產超市,增量房交易系統力爭實現增量房1小時辦結;秒批秒辦系統已完成42個事項的部署,力爭年底達到50項;RPA流程機器人廣泛應用于系統接口對接和窗口工作人員輔助辦件;人工智能語音識別技術應用于“12345”服務系統;政務大廳智能化管理系統完成架構設計;抓緊開發“零提交證明”支撐平臺,努力打造“零提交證明”城市。

  四、加快實施數字治理。圍繞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便捷化,推動數字技術與城市建設管理深度融合。重點賦能民生服務、智慧城市、生態宜居、社會治理四大領域智慧應用,先后開發智慧公安、智慧交通、智慧醫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四川德陽)二期、全響應綜合治理應急指揮系統等應用場景,城市交通通行效率提升12.5%,門診患者平均候診時間從52分鐘降至19分鐘,政府決策移動端輔助系統在汛期和旅游黃金周發揮及時預警和資源調度功能,大數據執行綜合查控平臺獲得2019年全省法院系統五個創新獎項目之一。在疫情防控“德陽市民健康通”基礎上升級開發的數字生活城市門戶級平臺——“德陽市民通”,作為“天府通辦”德陽子站點的應用開發和運營主體,已集成在線公證、找房通等近300項應用,目前用戶已達280萬人。

  五、數字賦能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市政務和大數據局牽頭研發出疫情高發地區人員來市排查和統計分析、德陽市民健康通、職工健康管理平臺、防疫應急物資(口罩)網上預定小程序等多個防疫數字系統平臺,編報15期疫情大數據分析報告、113期疫情大數據快報,收集、清洗、比對防疫數據并及時共享推送至有關部門,省大數據中心推送的重點人員均第一時間排查到位,所有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均未出現漏排現象?!按髷祿σ咔榉揽?,構建旌城‘數字防線’”經驗入編《四川省大數據戰疫藍皮書》,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2020年2月16日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動態信息(第七期),刊發了德陽“12345”政務服務熱線“疫情智能問答助手”應用做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qrcode_for_gh_3fb56a5f9578_258.jpg  

qrcode_for_gh_d37d7c6bd5cb_25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