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福建全省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對標標桿城市、標桿指標,探索實施一批突破性引領性改革舉措,打造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便利福建”,營商環境有效改善。
為進一步總結推廣各地各部門在營商環境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小切口、大效果”的示范引領效應,省發改委日前推出今年第二批20個典型經驗做法,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結合工作實際,互相學習借鑒,對條件成熟的改革經驗及時組織復制推廣,推動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
20個典型經驗做法
具體名單
1.福州市推行行政審批全過程“智慧辦”
2.廈門市推行“跨境貿易”集成化改革
3.廈門海關升級完善原產地證申領一體化平臺
4.漳州市全面推廣政務服務“窗口無否決權”制度
5.泉州市臺商投資區搭建“親清家園”服務平臺 創新推行惠企政策“掌上兌”模式
6.三明市創新“視頻審查”模式 推進項目“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
7.莆田市打造爛尾樓司法處置的“莆田樣本”
8.南平市創新推動道路運輸從業資格申請“一次辦、就近辦、全域辦”
9.龍巖市開展“拿地即開工”審批試點
10.寧德市建立水、電、氣、網、鐵塔管廊基礎資源產業聯盟
11.平潭綜合實驗區推進行政審批政企互通體系改革
12.工程領域招投標在線監管改革
13.打造“五個一”政企融合辦電新模式
14.創新推出“八閩辦稅碼” 一碼抵五碼實現“一碼通”
15.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著力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
16.強化銀貿合作 服務商務發展
17.完善欠薪治理體系 全力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
18.構建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平臺 提升審批效率
19.征信助力金融惠臺的新探索
20.推出“通關掌上查”服務 實現報關單全流程可視化
1、福州市推行行政審批全過程“智慧辦”
一、背景情況
福州市深化數據賦能政務服務,實現行政審批受理、審查、辦結全過程智能化判定,推出30項“秒批”服務、7項“秒報”服務、5項“智能輔助審批”服務,推動政務“零人工”智能化辦理?!爸腔坜k”服務分為“秒報”(零人工受理)、“智能輔助審批”(輔助部門快速校驗審查規則)和“秒批”(全程零人工辦理)三類。各類“智慧辦”事項按照群眾高頻辦事需求選取,涉及福州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中心、市城管委、市人社局7個部門共計42個事項。
二、主要做法
?。ㄒ唬┳裱腔鄯赵瓌t
按照“自助辦、自動辦、智慧辦”的理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建成全市“智慧辦”支撐服務平臺,標準化梳理政務服務事項,系統通過數據查詢核驗、文本識別比對、圖像識別、語義理解識別等技術手段自動校驗,智能化生成業務辦理結果。
?。ǘ┲贫ㄖ腔蹖彶榧殑t
圍繞事項辦理條件、申請材料、辦理環節、辦理時限等方面,全面梳理審查標準簡易明確、申請材料精簡明晰、申請信息可電子化表單化的事項作為“秒批”、“秒報”和智能輔助審批事項。根據法律法規要求,制定辦事指南及審查細則,明確審批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審查標準、審查要點。
?。ㄈ┲贫ㄖ腔蹖彶槌绦?/p>
結合現有智能技術手段,分析、量化“智慧辦”事項的審查細則,將審查標準和審查要點程序化,能夠通過數據核驗、規則校驗,智能判斷申請信息是否符合事項在受理環節的形式性審查要求,確定業務是否能夠通過受理審查要求。
?。ㄋ模┩苿訑祿腔酃蚕?/p>
建設智能政務應用中心系統及政務融合服務平臺,保障公眾端和政府端智能審批運轉。智能審批系統對接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省市場監管局企業信息庫及市可信電子文件庫等主要接口,獲取申請人相關信息,推動申請條件、申請表單、申請材料的復用及共享。
三、取得成效
智慧審批事項無人工介入,依托福建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實現企業身份認證。同時,為方便企業委托他人辦事,系統支持法人對經辦人員進行授權,系統將根據企業授權情況,減免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及授權委托書材料。系統通過數據接口自動獲取、復用相關信息,大幅精簡申請材料,各類可通過共享渠道獲取的數據將自動填入表單,無需申請人大量填寫個人信息。通過數字化改造,多數事項的申請材料精簡至1-2個,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登記、新生兒醫療保險參保登記等事項實現“零材料”申報。秒批”事項辦理全過程、“秒報”事項受理全過程和輔助審批事項的審查過程在系統中僅需3秒即可完成,大幅節省了申請人現場跑腿辦事的成本和受理窗口的人力資源成本、行政管理成本,提升部門審批效率。
2、廈門市推行跨境貿易集成化改革
一、背景情況
廈門市主動探索試驗,率先打出系統性、集成化的口岸提效降費促便利“組合拳”,破解跨境貿易成本高、通關時間長、申報手續多、港口效率低等問題,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營造了優良的口岸環境。
二、主要做法
?。ㄒ唬┘訌婍攲釉O計,實施系統性集成化改革
出臺《廈門港口對標先進工作方案》《廈門口岸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廈門市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實施方案》《廈門口岸提高通關效率工作方案》等系統性工作方案和辦法,從提效、降費、促便利三方面持續跟蹤落實,推動口岸管理數字化、智慧化、便利化,形成“政府主動降費、市場陽光收費、行業協同規費、信用紅利護航、監管創新便利、智慧服務提效”的實踐經驗。
?。ǘ┨剿魇召M改革,打造降本新機制
一是探索實施政府性收費改革。在全國率先調降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引航費等政府定價和指導價收費標準,暫緩開征外貿船舶錨地停泊費,首批試點免除查驗費,疫情期間免除港口建設費,集裝箱拖車高速公路路橋費減半征收。
二是強化政府監管規范市場性收費。率先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口岸收費公示模塊,發布廈門口岸“全流程陽光服務”收費清單,降低口岸中介服務收費30%。
三是引導行業協會自律。引導貨代協會、船代協會、報關協會、物流業商會共發布行業服務收費參考,報關協會定期公布企業“提前報關”比率排名。
四是探索信用管理降成本。全國首創廈門港航全行業第三方公益性信用評價體系,對企業進行分級分類管理,推行“信用承諾+信用管理”,按信用等級取消集裝箱拖車公司的拖車押金,支持合理賬期。同時,建立正向激勵和聯合懲戒機制,將企業信用等級作為參與政府項目招標和獲得政策扶持的重要參考。
?。ㄈ﹦撔卤O管模式,優化流程再提速
一是優化作業流程,對外貿企業被查驗集裝箱吊裝、移位、倉儲費用采取“查驗沒有問題直接免收,有問題事后補繳”的創新做法。
二是創新監管模式,精簡進出口船舶和貨物通關手續,如對國際航行船舶供水檢驗檢疫實施“開放式申報+驗證式監管”模式,對進口分撥集裝箱采用便捷監管模式,對貨物報關采用“先放行、后改單”創新做法。
三是打造廈門口岸航空電子貨運平臺。全國首創“單一窗口+航空物流”模式,實現空運進出口數據境內外雙向聯通、運單電子化,打破航空公司、貨站、收貨人、貨運代理人、報關行之間的信息壁壘,提升各節點信息傳遞和通關提貨效率。
?。ㄋ模┘涌熘腔刍?、數字化建設,促進港口作業更便利
一是推廣“互聯網+港航服務”智慧提效模式,建設集裝箱智慧物流平臺、口岸物流公共服務平臺、集裝箱船舶智能裝卸平臺、船舶引航可視化平臺等。實現全港物流信息無縫聯接、便捷共享、動態跟蹤和無紙化交接,碼頭閘口通過時間壓縮2/3,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1.56億元。
二是創新港航服務,推出進出口集裝箱貨物“卸船直提”、“抵港直裝”、碼頭費用網上“結算直通車”、港航使費“一站式”結算平臺、電子小提單、電子設備交接單等服務。
三是加快口岸數字化建設。全國首創基于區塊鏈驗真技術的海運費境內外匯劃轉支付應用場景,實現全流程線上辦理。廈門口岸物流公共服務平臺提供進出口貨物全流程通關物流信息查詢服務。
三、取得成效
廈門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較2017年底分別壓縮74%和94%以上,集裝箱進出口合規成本降到全國沿海主要口岸最低水平,連續兩年獲得“全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第一名(第三方評估)。廈門市跨境貿易指標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標桿,并且由2019年的第六名(41個參評城市)提升至2020年的第四名(98個參評城市和新區)。
3、廈門海關升級完善 原產地證申領一體化平臺
一、背景情況
原產地證書作為貨物的國籍證明,是出口貨物在進口方享受優惠關稅待遇的書面憑證,被譽為“紙黃金”。原產地證申領工作專業性強,常用原產地證書多達20種,填制規范各不相同,容易出現證書種類選擇錯誤或填制錯誤等情形。傳統作業模式下,企業申領證書需經歷多個環節,包括企業備案、領用空白證書、發送申請、打印證書、窗口簽證等。廈門海關將原產地證申領原有的“窗口發證+部分企業自助出證”模式升級為“居家申領”+“社區出證”+“城區寄證”三合一的原產地證智能申領一體化平臺,最大程度實現“不見面審批”。
二、主要做法
?。ㄒ唬┖jP與商務部門推進企業備案“兩證合一”
企業辦理對外貿易經營者新備案或變更備案后,商務部門會將相關信息推送給海關,海關直接予以接受、認可,完成原產地企業備案。
?。ǘ┖jP與公安等部門合作實現證書申領線上線下一體化
海關自助服務機、廈門市e政務便民服務站等終端上線免費的原產地證出證功能,為眾多不具備自助打印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在家門口提供了便捷的申領服務。
?。ㄈ┖jP與郵政部門積極拓展單證送達渠道
對普惠制證書等按規定無法進行自助申領的證書,通過EMS寄送或利用“24小時發證柜”方便申請人自主取證,使得外地企業可以“足不出城區”進行原產地證申領。
三、取得成效
該舉措通過自助打印的推廣,消除了實體辦公窗口在8小時以外及節假日等非工作時段的服務盲點。廈門市330個“e政務”便民服務站可順利打印17種海關原產地證書,已為5000余家企業提供了“家門口”的原產地出證服務。
4、漳州市全面推廣政務服務“窗口無否決權”制度
一、背景情況
為進一步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提升政務服務效率,解決窗口工作人員的“不能辦”“不在這邊辦”“欠材料”,讓辦事群眾在窗口“不知道該怎么辦、找誰辦、欠什么材料”的問題,漳州市出臺《關于推行“窗口無否決權”服務的通知》,在全市各級行政服務中心(審批局)、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業務辦理窗口推行“窗口無否決權”服務,不斷優化全市營商環境。
二、主要做法
?。ㄒ唬┩晟品穸▓髠?/p>
針對窗口退件的不同情況對癥下藥:“辦不了”的,做好解釋疏導;“很難辦”的,及時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積極尋找解決方式;“不給辦”的,實行監督問責,進一步完善否定報備制,逐步形成“窗口無否決權”服務新機制。對否定報備全過程重新梳理,窗口工作人員退回件、補辦件必須在行政服務中心內網審批管理信息系統上注明退、補件具體理由以備查,并書面告知群眾,讓窗口知道“怎么做”,群眾知道“怎么辦”。
?。ǘ┟鞔_細化標準
對于確不符合辦理條件的申請,核對各項辦理條件,根據“五級十五同”審查要點通過一次性告知的方式向申請人講清、列明需補充的內容和改進方法,落實“審查要點之外無退件”。對不符合的條件逐條作出解釋。對確不屬于受理范圍的,窗口工作人員要明確告知群眾應辦理的單位、單位地址等各項要素,主動協助服務對象解決辦事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讓服務對象“行”的暢快,“不行”的口服心服。
?。ㄈ惩ㄍ对V渠道
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置綜合性咨詢服務臺,為企業和群眾提供辦理事項流程、環節、時間地點、申請材料等指導,有些現場不能明確答復的,事后通過各部門的聯席會議研究解決,一般事項報批不得超過1個工作日,特殊事項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為避免“窗口無否決權”服務機制流于形式,專門設立窗口無否決權跟蹤回訪制度,設計回訪專表,要求業務督查部門按時對群眾進行辦件質量回訪,并將相關流程進行公示,讓群眾對“窗口無否決權”的相關情況“挑刺”。比如,對不屬于受理范圍的情況,工作人員是否亮出了“指路牌”;對不符合申請條件的情況,是否打出了補充內容的“明白紙”;對政策法規不明確的,是否給出了“答復卡”。
?。ㄋ模﹪烂C問責追責
通過查閱行政審批辦件、受理投訴和考核評議等方式進行監督管理,必要時向群眾和企業走訪了解具體情況。對不按規定進行的窗口,漳州市效能辦與行政服務中心定期予以通報。
三、取得成效
推行“窗口無否決權”服務,有效解決了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過程中“不收件”“隨意退件”和“中梗阻”等問題,倒逼部門駐點窗口工作人員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杜絕“一問三不知”和“踢皮球”現象,提供更方便、更順暢、更和諧、更高效的辦事環境,解決“摸不著門、往返跑、辦事難”的問題。
5、泉州市臺商投資區搭建“親清家園”
服務平臺 創新推行惠企政策“掌上兌”模式
一、背景情況
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惠企政策兌現“難、慢、遲、繁”問題,泉州臺商投資區針對惠企政策不透明、清單不明晰、標準不統一、流程不規范、申報流程繁瑣等問題癥結,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搭建“親清家園”智慧監督服務平臺,創新推行惠企政策“掌上提、在線批、直達付、全程督”服務模式,革除“畫餅政策、過期政策、人情政策、僵尸政策”垢病,讓惠企政策直達“準、快、實”。
二、 主要做法
1、機制上實現“陽光化、顆?;?、精準化”
依托“親清家園”服務平臺,搭建“政策云兌”功能模塊,將全區所有惠企獎補申報端口統一歸集到平臺上,公開發布全區惠企惠民政策,政策內容、申報條件、審核標準,依托數據協同,實現政策精準推送,讓企業“找得到”、“看得懂”、“兌得上”。
2、效率上實現“24小時響應、三天審核、秒到賬”
推行以承諾代證明、以信用代審核、以核查代材料的“簡服務”機制,盡可能讓企業群眾少填少報材料,“親清管家”24小時在線響應,符合條件的資金自動發放至申請對象銀行卡,省去了層層申報和審批,資金直達企業群眾手中。
3、目標上實現“不見面、不求人、不跑腿”
對惠企惠民政策申報事項目錄、審批要素一一明確,審核審批人員分級分權固化,全程留痕留跡,智能分級預警,企業群眾線上即可申報惠企惠民政策,部分政策還推行了“免申即享”模式,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全程“不見面、不求人、不跑腿”。
三、取得成效
改革至今,累計上線惠企政策205項,將政策、流程、材料、時限全上網、全公開、可視化、可監督。依托“互聯網+大數據”、數字證書、電子簽名、人臉核驗等技術,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以數字化改革賦能實現部門間數據互聯互通、共享共用,現行有效獎補政策“應上全上”、申報材料“壓減一半”、內部辦理流程不超2個環節、辦理時限不超3天、申報表格集成1表,實現惠企政策兌付“不見面、不求人、不跑腿”。
6、三明市創新“視頻審查”模式
推進項目“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
一、背景情況
每年在汛期前需完成水庫大壩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審批,按照原先項目審批的程序,各水庫管理單位需到政務窗口申請受理,由水利部門組織專家審查、審批。針對審查的水庫大壩數量大、任務重、專業多、時間緊的實際情況,三明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與水利局通過前期充分調研準備,創新“視頻審查”模式,推進項目“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提高審批效率。
二、主要做法
?。ㄒ唬﹥灮鞒?,統一代辦
水庫運行管理單位認真編制運用調度計劃并在規定時間內將送審材料郵寄到行政服務中心水利局窗口,窗口人員認真審核材料后第一時間統一受理申請。
?。ǘ┎块T配合,視頻評審
窗口統一受理后,在視頻審查會召開前,組織相關專家認真審閱各座水庫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和防洪搶險應急預案材料,并逐一提出審查初步意見。組織召開視頻審查會議,主會場設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分會場設在各縣(市、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全市12個縣(市、區)水利局、41座中型水庫負責人、編制單位負責人在分會場參加視頻審查會。視頻審查會上,專家組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通過質詢、討論的方式,對全市公益庫、電庫的汛期防洪限制水位、防洪庫容各項數據、安全鑒定工作情況、防洪對象、洪水調度原則或洪水調度方案、防洪搶險應急預案進行逐縣逐庫審查,提出切合實際、安全可靠、操作性強的專業審查修改意見。視頻審查會同時邀請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市工信局、三明市水文分中心等部門參加,分工合作,確保各座水庫大壩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和防洪搶險應急預案科學、嚴謹、可行。
?。ㄈ嚎s時限,容缺審批
會后,組織專家加班加點對審查中各水庫大壩汛期調度運用計劃修編情況逐項逐條復審,對修編不到位的,通過電話視頻指導完善。對符合審批條件,但尚待完善文本的容缺審批通過(由項目業主后續完善文本)。從3月18日統一受理至3月26日完成全市中型水庫汛期運用調度計劃審查審批,共用時7個工作日,比承諾辦結時間(每個項目承諾辦結3個工作日,特殊掛起30個工作日)減少113個工作日。
三、取得成效
通過“互聯網+”“不見面審批(服務)”視頻會議審查模式,組織項目審查,節約了經費、時間,大大提高了行政審批效能。
7、莆田市打造
爛尾樓司法處置的“莆田樣本”
一、背景情況
以房地產開發企業為被執行人的案件涉案群體龐大,如果執行措施使用不當,極有可能使被執行企業雪上加霜,導致影響國有銀行等債權人的債權兌現,購房戶利益也得不到保障,工人工資無法支付等問題,甚至引發區域性金融風險。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盤活被執行房地產開發企業資產,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維護了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形成拯救爛尾樓的“莆田樣本”。
二、主要做法
?。ㄒ唬┥埔鈭绦?,探索建立可挽救企業識別機制
按照“清理與拯救并重,要當好困境企業的醫院”的工作思路,在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精準識別被執行人是否具備挽救價值和復蘇可能性;考察債務企業的發展前景;分析債務形成的原因;再從法院強制執行措施的度上謹慎把握,區分被執行人的實際情況,分類評估、因案精準施策。對于具備挽救價值的被執行人采用善意執行或執行和解等方式。
?。ǘ┚C合治理,構建政府、法院、金融機構全面聯動機制
積極向市委、市人大匯報案件情況,認真貫徹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依法審慎采取強制措施,保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維護非公經濟主體的經營穩定”的要求,成立金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并依靠黨委成立全市統一協調執行工作領導小組,推動市法院、國土、規劃、住建、消防、金融辦、商業銀行等相關部門召開研究會議,構建政府、法院、企業全面聯動機制。
?。ㄈ┚C合施策,化解潛在風險維護地方金融秩序
一是多手段調執并舉。積極動員雙方當事人進行協商,同時對被執行人財產嚴密查控監管,確保和解方案可進可退。二是多渠道調動資源。對于涉及民生、影響力廣、標的額大的金融案件,處置財產時盡量爭取國有企業融資托底或者全盤買受,以盤活不良資產,嚴防群體性事件的發生。三是多方案靈活施策。對于一些暫時資金周轉困難,但資大于債的企業,通過置換查封物、提供擔保、融資轉貸等方法幫助被執行人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四是多監管加速推進。在處置被執行人財產時,把握市場動態,依法依規加快拍賣、變賣程序,防止財產價值流失。
三、取得成效
在正鼎案件中,5億元資金順利通過抵押融貸方式注入,盤活了40多億元樓盤資產,避免了涉案樓盤因被盲目拍賣而陷入爛尾,通過以房抵債或已售房款實現債權的兩種方式,促使125件系列案件得到妥善處理,預計可向政府納稅8-9億元。該系列案件的解決,使得正鼎小鎮400多戶購房戶的房產得到交付,同時促成正鼎集團其它樓盤3425戶業主的產權證件辦理,支付拖欠的農民工工資1億元。在ECO案件中,通過淘寶網一次性處置ECO地塊內的465套房產、60畝土地,最終由建工集團通過舉牌競得上述拍賣標的,使得900多戶購房者、安置戶房產長期未能交付的問題得到解決,將拍賣款匯給申請執行人中國工商銀行福州臺江支行,及時降低金融不良率1.67個百分點。在正大案件中,嘗試運用“云執行”方式線上執行,促成2家金融機構回籠資金1.9億,7家企業回籠資金5900萬,助推申請執行人及早復工復產,也使396戶業主權益得到保障,達成買賣雙方繳交易稅費共計9100萬元、土地閑置費2480萬元。在金港案件中,通過引進投資、債權轉股、執破直通等方式,促使湄洲島“蓮池花園”項目重新開工,銷售額預計3個億,覆蓋各方債權仍有盈余,實現債務得以清償、企業破局重生的共贏效果。
8、南平市創新推動道路運輸
從業資格申請“一次辦、就近辦、全域辦”
一、背景情況
《網絡預約出租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網約出租車從業資格考試報名須提供公安部門出具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安全駕駛信用證明》,該證明包含了交通肇事、危險駕駛、酒后駕駛、吸毒記錄、暴力犯罪等7類信息,涉及公安交警、治安、緝毒等三個警種。需要分別到治安、緝毒部門申請相關證明,而后才能到交警部門申請,備齊報名資料最少需要7個工作日,奔波多個部門,很不方便。南平市“e政務”創新推動道路運輸(含網約車、巡游車、貨運、危險貨運等)從業資格申請“一次辦、就近辦、全域辦”,從“小切口”入手做好“大民生”。
二、主要做法
?。ㄒ唬┥罨C明核驗互認,實現“零材料”辦事
公安系統內部開放權限,授權公安交通管理受理窗口的民警查詢治安、緝毒信息,統一審查通過后系統后臺自動出具《信用證明》給交通部門相關人員,群眾無需再到公安相關部門單獨申請“無犯罪記錄證明”“無吸毒記錄證明”,實行“一站式”辦理。充分發揮南平“e政務”在實名認證、電子印章方面的優勢,依托公安部門授權的電子印章,審批通過的《信用證明》系統自動加蓋電子印章。通過公安與交通部門間電子證明互信互認機制,實現了出具證明“全程不見面”,破解了證明開具難、部門間協作難、部門間數據共享難等問題。
?。ǘ┐罱ㄞk件流轉平臺,實現全過程閉環
優化再造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辦事流程,創新開發辦件流轉受理平臺,支撐線下服務專窗材料和跨部門審批,實現辦件全過程閉環。屬地交通部門窗口工作人員在接到申請后,通過辦件流轉平臺,及時受理相關事項并流轉至相應的屬地公安部門進行審查;公安民警借助平臺系統獲取相關辦件信息,審查通過后自動生成《信用證明》流轉給交通部門,經審查確認后自動短信通知申請人考試時間,確保群眾辦事“一次提交、一次辦成”。
?。ㄈ┌l揮“e政務”作用,實現全域通辦
全面整合市、縣兩級道路運輸從業資格申請的審批服務事項匯聚至“e政務”,形成“道路運輸從業資格申請”專欄模塊,打破地域限制,提供24小時“不見面”服務。群眾可就近選擇“e政務”自助服務機,在專欄中選擇事項和縣(市、區)即可辦理,“零距離”滿足群眾需求,真正實現辦事群眾“就近辦”“全域辦”。
?。ㄋ模┙⒓磿r響應機制,實現辦件“零超時”
依托辦件流轉平臺,建設收件登記、辦件審批、辦件查詢等模塊,窗口人員可即時獲取申請辦件信息短信,申請群眾可實時查詢業務辦理進度。建立實時監管機制,通過設置“及時預警”短信提醒功能,根據辦理的時間節點,對審批事項提前“敲警鐘”,避免超時辦件的出現,并加大超時辦件追責問責力度,推動實現群眾辦理事項“零超時”。
三、取得成效
南平市“e政務”拓展“道路運輸從業資格申請”新功能,通過整合公安與交通部門的“一事聯辦”,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實現辦事“多門”變“一門”。通過統一證明模板、統一審批流程、統一辦件平臺,建立了規范化、標準化的審批服務模式,探索解決審批環節多、時間長公開透明度不夠等問題,進一步提升了政務服務效能。道路運輸從業資格申請辦理時限由原來的10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每年可為南平轄區內1000多名從業者帶來 “減環節、減時間、減材料、減跑動”的便利。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