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從市城市管理局獲悉,經過3年建設,我市打造的全國首個?。ㄖ陛犑校┘壋鞘泄芾泶髷祿脚_——重慶市城市管理大數據平臺已初具規模。借助該平臺,通過先進的人工智能預測手段,城市管理人員可提前發現問題,“治未病”準確率達到90%。
走進重慶智慧城市管理指揮中心,記者看到,巨幅雷達感應屏上,滾動顯示各領域的實時數據。據介紹,以前,城市管理人員是出了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現在,利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他們可以預判即將發生的問題。市城市管理局市政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舉例說,未來一周某區“道路破損”可能性最高,某區應注意防范“亂堆物料”,他們都會及時把這些數據反映給相關區縣,以便于采取應對措施。
“治未病”的能力是如何鑄就的?“秘訣”就在于城市管理大數據平臺。據悉,目前該平臺已形成采集匯聚、清理治理、共享交換、挖掘分析、可視應用等五大核心系統,匯聚全市城市管理行業政務信息系統101個、數據資源1.15億條,構建了主題數據庫21個,創新了開發城市管理問題績效評價、預測預警、關聯分析等決策輔助模型。大數據通過算法模型,就能對某些趨勢性問題給出預判。
除了建設城市管理的“最強大腦”外,我市還積極探索以“大城智管”促進“大城細管”,通過智能系統的不斷升級,將更多城市管理問題類別納入智能系統監管。
截至目前,全市共享公共安全視頻15萬余點位;中心城區建成化糞池危險源智能監控處置點位3700余個、市政跨江大橋橋梁結構運行狀態監測系統15座、完成路內停車泊位智能化改造2萬個、新增智慧公廁建設百余座;兩江四岸核心區城市照明智能化控制程度達到100%。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