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南陽舉辦“開局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系列主題第六場新聞發布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和市公安局有關單位領導介紹南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工作進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王淑漪南陽市委宣傳部外宣辦副主任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的領導,重點介紹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的工作舉措,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發布人有: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偉山先生;
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震寰先生;
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孫憲斌先生。
首先,請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震寰作主題發布。
馬震寰
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2020年以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等六部委先后聯合出臺了關于大力推廣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應用的文件,南陽市于2020年8月份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確定為全國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試點城市。為加快我市“放管服效”改革力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速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項目的順利實施,市大數據局聯合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依托微信小程序共同推出了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這項服務,主要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辦事需求,讓信息服務無處不在,讓企業辦事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借此機會,我就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的概念、意義、發放主體和流程等事項作如下解讀:
一、同步發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的重要意義
電子營業執照是市場監管部門依據法律法規、按照全國統一標準核發的載有市場主體登記信息的法律電子證件。電子印章是依托公安部門的電子印模通過數字加密技術制作而成,是可靠電子簽名的一種可視化表現形式。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與紙質營業執照和實體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是信息化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典型應用。我市同步發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對進一步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支持市場主體繁榮發展、優化全市營商環境將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注冊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表示了祝賀,并鼓勵我市大膽實踐,爭取探索出一條可以全國推廣復制的成功經驗。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將進一步提升企業開辦服務的水平。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結合應用,為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后的一系列商事活動提供了一個非常便利、非常安全的辦事工具,實現電子營業執照與電子印章的同步發放是節省企業開辦時間,提升開辦便利度,方便企業網上辦事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有利于進一步激發企業創新創業活力。以往,新開辦企業在領取電子營業執照后,需另行申請辦理印章,涉及環節多,流程復雜耗時。實現電子營業執照與電子印章同步發放后,企業通過手機就可順利地完成開辦登記注冊,在拿到紙質營業執照的同時,還領取了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
二是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為市場主體辦理其他政務服務事項的“不見面辦理”提供了基礎支撐。南陽市的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系統,打通了南陽政務服務網、國家電子營業執照系統、南陽治安印章信息管理系統、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等系統,形成數據閉環,構建全市統一的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制作、發放、使用服務體系。市場主體可以利用電子營業執照的企業身份認證和電子印章的電子文檔數字簽章功能,實現網上身份認證和網上簽章,打通了“一網通辦”痛點、堵點,實現減少企業提交材料、優化審批服務流程目標,做到“網上辦、不見面”。
三是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為推進電子證照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應用提供了便利。電子營業執照系統和電子印章平臺的上線,提供了各政務部門業務審批系統對全國市場主體電子營業執照文件的查詢、存檔、校驗等功能,滿足“互聯網+政務服務”領域對市場主體營業執照的共享調用等業務需求,解決市場主體在不同地區和部門的政務服務平臺辦事時,需要反復提交營業執照原件或復印件等身份憑證文件的問題。企業法定代表人下載領取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后,還可將其進行授權管理或使用,并對授權辦理事項、授權期限等事宜進行在線管理,隨時隨地查詢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的使用記錄。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企業同一執照、印章不能異地使用等實際困難,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規避營業執照和印章管理使用風險。
二、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發放主體與流程
前期,市市場監管、發展改革、政數、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稅務、公積金、自然資源和規劃、醫療保障、人行南陽中心支行等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和應用工作的通知》,全市的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發放系統自即日上線正式運行,適用范圍為全市企業,不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全市企業均可通過該系統同步領取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企業法定代表人是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的默認領取人。手機版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的領取由法定代表人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完成。領取步驟為:
1、企業法定代表人通過手機登錄微信或支付寶,查找微信小程序里的 在“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先點擊首頁“下載執照”,領取企業的電子營業執照。
2、在“電子營業執照” 小程序中,點擊首頁“其他應用”,選擇“電子印章--領取印章”。
3、選擇需要領取印章的電子營業執照,并輸入執照密碼 進行驗證。
4、系統會自動跳轉電子印章功能頁面,選擇“下載印章” 。核對企業信息無誤后點擊“領取印章”,領取成功后將展示該企業的電子印章。
5、法定代表人在手機上領取電子印章后,可自行或授權印章管理員對電子印章進行日常的管理和使用,可以允許各印章類型授權給不同印章管理員管理。法定代表人和印章管理員也可授權印章辦事人員持電子印章辦理相關的政務、商務、公共服務等業務。
三、推進應用的重點范圍和領域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應用范圍,率先在企業辦理涉稅事項、員工就業參保、員工公積金服務、醫保、不動產登記等涉企服務重點高頻領域,實現企業使用電子營業執照作為電子身份證件、電子印章作為電子簽章工具,全流程辦結相關業務,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辦事滿意度和獲得感。積極拓展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在金融服務、商務領域的應用范圍。把電子營業執照作為企業唯一身份認證標識,利用電子印章的網上簽章功能,實現企業網上開戶、不見面貸款等網上金融服務,著力提高金融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效率。拓展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在各類網絡交易平臺、信息服務平臺及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的應用,發揮電子營業執照作為市場主體網上經營活動身份憑證功能,鼓勵在日常經營活動中使用電子營業執照簽名和電子印章簽章功能,完成各類網上交易,便利企業經營。
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馬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就本場新聞發布會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媒體。提問現在開始。
記者:市市場監管部門作為發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的主管部門,為便利企業申領電子營業執照都做了哪些工作?
郭偉山
市市場監管局作為同步發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的主管部門,將其作為提高企業開辦效率、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積極履行職能,統籌整體設計,積極協調市發展改革、政數、公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稅務、公積金、自然資源和規劃、醫療保障、人行南陽中心支行等十部門,聯合制定出臺了《關于做好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和應用工作的通知》,為同步發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工作提供制度遵循。在此基礎上,按照“統一規范、保障安全、全面覆蓋、推進應用”的原則,積極構建“互聯網+”環境下政府新型管理方式,逐步減少企業紙質執照和實體印章使用需求,建立程序更便利、資源更集約的政務服務新模式,營造更加便捷高效的營商環境。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建立全市電子營業執照庫。依托南陽政務服務網建立南陽電子營業執照庫和企業電子印章平臺,打通南陽政務服務網、國家電子營業執照系統、南陽治安印章信息管理系統、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等系統,實現電子營業執照庫與全國電子營業執照系統數據對接共享,構建全市統一的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制作、發放、使用服務體系。二是全市試行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在企業設立生成電子營業執照的同時,同步生成與實物印章“同章同?!钡囊惶锥峨娮佑≌拢ㄆ髽I法定名稱印章、財務專用章),企業電子印章綁定電子營業執照同步免費發放。三是統一使用電子營業執照實現政務服務領域企業身份認證。依托南陽市政務服務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將電子營業執照作為企業首選認證標識,解決在不同部門網上辦事平臺重復注冊驗證問題,實現企業身份在南陽政務服務平臺“一次認證,全網通用”。四是建立完善以電子營業執照為基礎的市場主體電子證照庫。依托一體化平臺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以電子營業執照為市場主體各類電子證照的身份索引基礎,關聯市場主體的各類政務服務數據、電子證照數據,建立市場主體電子證照庫,實現市場主體“一次身份驗證、所有證照共享”。五是在涉企高頻政務領域率先實現企業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深度應用。在各類涉企高頻政務服務領域建立電子營業執照作為市場主體身份憑證文件的互信互認機制,解決市場主體在不同地區和部門的政務服務平臺辦事時,需要反復提交營業執照原件或復印件等身份憑證文件的問題。六是全面提升線上線下政務服務效能。加快推進企業電子營業執照、電子印章在企業群眾辦事量大、需求迫切的領域和事項的應用,持續優化政務事項的辦理流程和材料,融合線上線下服務,逐步減少對紙質文件的使用要求。企業憑電子營業執照在政務領域辦理政務事項時可免于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或紙質原件,壓縮企業提交材料,降低行業管理成本和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記者:據了解,市公安局正在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暨萬警助萬企活動”,請介紹一下活動開展情況?
孫憲斌
服務經濟發展始終是公安機關的重大使命、重要職責。南陽市公安局根據省市“萬人助萬企”工作部署,把“優化營商環境”與“萬人助萬企”活動緊密結合,在全市公安系統組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暨萬警助萬企”活動,目的是圍繞落實惠企政策、防范企業風險、優化政務環境等目標,立足公安職能,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常態化開展助企活動,創優企業發展環境,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創新創造活力,為推動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公安力量。
近期全市公安機關深入學習“六皮”精神,認真落實“13710”工作制度,立足自身職能,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暨萬警助萬企”活動,成立了一把手任組長的“警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一個辦公室和7個工作專班,構建了“1+1+7”助企新模式。全市公安機關1078名領導、民警分包聯系1272家企業,以開展“三項清理”“六大行動”為抓手,在打擊涉企犯罪、法律政策咨詢、企業人才引進等方面為企業提供“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打通警企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實實在在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全力支持企業紓困發展,切實當好“金牌店小二”。
活動中,市公安局堅持以打擊違法開路,著力優化法治環境。對一切損害營商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重拳出擊,依法查處并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經營秩序、侵害業主人身權利、侵犯企業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活動,依法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今年已偵破惡性涉企團伙案件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7人;偵辦合同詐騙、串通招標、職務侵占等侵害市場主體合法權益類案件39起,涉案價值2800余萬元,刑拘55人,執行逮捕29人,移送起訴51人,挽回經濟損失1100萬余元;偵辦知識產權類刑事案件57起,采取強制措施86人,移送起訴57人。同時,市公安局立足規范執法生命線,強化執法監督管理,規范權力運行,出臺了南陽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十禁止”、服務保障營商環境“20項措施”;堅持審慎執法,慎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性措施,大力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最大限度地減少刑事執法、行政執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切實把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落到實處,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市公安局牢固樹立服務經濟發展意識,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回應民生民意所盼,以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為載體,暢通企業訴求渠道。先后推出2批25項便民便企措施,不斷優化政務服務質量?;顒娱_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640余件。立足網上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減環節、壓時限、簡材料、優流程,持續優化涉企政務服務,507個政務服務事項法定辦結時限由6050個工作日壓縮至703個,262項業務即時辦結、264項業務實現“零跑動”,“最多跑一次”辦理率達到100%;先后推出“一證通辦”“容缺受理”事項171個;供電、供氣、供熱、排水等施工占道、開挖許可事項全面實行告知承諾制,企業只需按照要求履行承諾即可當場辦理行政許可,最短半天就可完成審批。近日,啟動全市公安“一窗通辦”改革試點,在人流量大、業務集中的派出所設立戶籍、車駕管、出入境、治安“四合一”窗口,為企業和群眾提供“零距離”服務。為密切警企關系,我局于7月23日開通公布了“警企服務熱線電話”(0377-61226276)和微信公眾號,通暢訴求渠道。當企業受到不法侵害時,可以通過報警電話和上述熱線,以及關注“平安南陽”微信公眾號,登錄“微服務”警企服務中心,進行實時反映。對于企業反映的問題和訴求,安排人員第一時間進行受理并跟蹤督辦,做到件件有落實。同時企業可以通過拔打“12389”熱線,對民警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進行舉報監督。
記者:電子印章和實體印章的主要區別是什么?如何做到電子印章和實體印章的一致性?
孫憲斌
電子印章是通過密碼技術將物理印章圖像與印章主體身份綁定形成的電子文件,通過《電子簽名法》保障電子印章和實體印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相比較而言,電子印章的好處主要有四點:
一是電子印章是實體印章的數字化表現形式,可以直接在信息系統中使用。電子印章的應用更切合國家“互聯網+”戰略的需要,可應用在“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醫療”等多種應用場景。
二是和實體印章相比,電子印章的防偽驗證技術較高。傳統印章易仿造,且辨別主要依靠肉眼或圖像比對,非專業人員很難鑒別真偽。而電子印章基于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技術,比物理印章更能辨別真偽。
三是電子印章可實現全流程可追溯。實物印章的使用往往通過人工進行記錄,存在難以統計、被篡改、抵賴的風險。與實物印章相比,電子印章的每一次使用行為均可記錄,確保印章簽署行為可記錄可追溯;同時,加蓋電子印章的公文、證照、協議、憑據、流轉單等各類電子文檔,通過密碼技術保障蓋章后的文件不可篡改,任何改動的地方均能夠被發現;且簽署后的電子文檔可便于歸檔,電子文檔具備與紙質蓋章文件相同的法律效應,有效地提升了印章簽署行為的真實性。
四是依托全國電子營業執照微信應用小程序同步發放的電子印章不需任何存儲媒介,有別于一般的電子密鑰,且不收取任何服務費用,降低了市場主體使用電子印章的制度性成本,能夠有效解決傳統企業印章管理和使用存在的成本高、效率低、管理難、風險大等眾多痛點,滿足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助推政企實現數字化轉型。
記者:我市今年新上線了“南陽政務”APP,是我市推進“指尖政府”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的重要內容,請問現在APP發展使用情況如何?
馬震寰
“南陽政務”APP項目充分借鑒杭州、鄭州等地的智慧城市建設運營經驗,依托南陽市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市政務云、市數據共享平臺等系統,以“急用先行、流量居前、市民期望”為原則,優先上線市民最常用、最期望的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逐一上門進行業務對接。截至目前,平臺已接入45家市級單位,整合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服務共計1197項,涵蓋了公安交警、交通出行、文化教育、便民服務、旅游觀光、人事社保、醫療衛生、政民互動、政務服務、房產服務共10大類服務,切實解決了各職能部門普遍存在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等問題,加大信息互通共享力度,破解“信息孤島”難題,讓企業群眾辦事不用反復提交材料,不用多個部門來回跑,實現了在線辦事、信息查詢的“掌上辦”、“一站辦”。參照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技術要求,市民只需注冊一個實名賬號,打開一個APP,即可一站獲取各職能單位的1197項服務,擺脫下載多個APP,管理多個賬號的麻煩,將傳統線上服務由PC端升級到移動端,由“網上辦”升級到“掌上辦”“指尖辦”。目前,全市累計注冊量134.3萬人,較7月份推廣前增長198%。
記者:在疫情防控的新常態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诊@得尤為重要,今年市場監管部門出臺了哪些惠企政策,保市場主體穩定發展呢?
郭偉山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經濟社會發展又受到了疫情形勢的困擾,扎實開展“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帐菍崿F“十四五”開門紅的夯基固本之策。市場監管部門承擔著“保市場主體”發展的艱巨任務,今年,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促進市場主體平穩發展:
一是推進開辦企業便利化提升行動,促進企業快入準營。市場監管部門與公安、稅務、財政、政數局、人社局、住房公積金和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化服務水平的通知》,決定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強業務協同,推動數據共享共用,持續提升企業開辦服務水平。進一步壓縮開辦時間,減少企業開辦環節。9月1日前,全面實行企業開辦全流程5小時辦結工作制,將企業設立登記、公章刻制、首次領取發票、社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5個環節壓縮為1個環節,實行線上并聯辦理,線下“一窗受理”。推行開辦企業零成本。9月30日前全面推行企業印章(含電子印章和實體印章)制作政府買單,在前期對新開辦企業免費贈送2枚印章(公章、財務章)的基礎上,將免費印章贈送范圍擴展至5枚(公章、財務章、發票專用章、合同章、法定代表人名章)。改變稅控設備“先買后抵”的信用方式,免費向新開辦企業發放稅務Ukey,實現開辦企業一件事全流程零成本。全面推行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優化“一網通辦”功能。優化企業開辦“一網通辦”網上服務專區,整合設立登記、印章制作、申領發票、社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等企業開辦事項和網上服務資源,實現部門間信息共享,具備“登錄一個平臺、填報一次信息、后臺實時流轉、即時回饋信息”的企業開辦服務能力。通過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實現“上一個網,辦多項事”,企業開辦網上辦理率達到95%以上。
二是聚焦改革政策的普惠性,推進個體工商戶登記“一件事同城通辦智慧審批”。為方便群眾辦事創業,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5月份,市場監管部門研發的“個體登記智能自動審批系統”自助服務機分別在宛城區行政服務大廳、臥龍區行政服務大廳、街道辦事處服務中心、商業集聚區等10個地方同時投放使用。個體工商戶登記智能自動審批系統,選取個體從業65個高頻事項,以“一件事為索引、一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為支撐,采取“持證實名、線上登記、快速審核、自助打照”的登記模式,改變了傳統工作中“現場辦理、提交材料、手工簽名、人員審批、打印執照、窗口發放”的傳統工作模式,將全流程交由機器自助完成,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預。個體工商戶設立審批辦理時限進一步壓縮,真正實現了“不見面審批”的全程無紙化、智能化登記。申請人只需憑個人身份證原件,通過自助服務機就可完成掃碼云簽、人臉識別、實時信息填報、無人自動審批和執照領取一站式個體戶登記服務,從申請到領取執照只需5分鐘時間。通過多點投放智能終端,打造“家門口辦事圈”,推動實現個體工商戶登記“多點可辦、就近能辦、同城通辦、少跑快辦”,提升辦事創業群眾的實際體驗和獲得感。
三是全面深化實施“證照分離”,著力破解市場主體“準入不準營”問題。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統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圍和更多行業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在涉企信息采集、記載公示和管理備查類的各種證照充分整合為多證合一的基礎上,對涉企經營法定審批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分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將企業經營所需要的營業執照和能分離的許可證相分離。最大限度的實質性減少涉企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行政審批流程,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和“準入不準營”問題。在全市范圍內實施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管理,對全國523項、地方3項合計526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進行梳理,共梳理出市縣級事權事項134項,制定了《南陽市市縣級涉企經營許可事權事項改革清單(2021年版)》,清單之外,一律不得限制企業進入相關行業開展經營。
主持人:
謝謝記者朋友們的提問和發布人的詳細回答。
媒體朋友們,為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市委市政府對政務服務改革工作作出具體部署,明確要求要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聚焦重點領域和辦事創業的難點堵點,健全四級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網上辦、一次辦、就近辦、馬上辦,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實現“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努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一流營商環境。在此,希望各級媒體能夠聚焦“互聯網+政務服務”惠民亮點,大力宣傳報道,為全力打造高效南陽、廉潔南陽、誠信南陽、法治南陽、低成本南陽,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貢獻力量。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發布人,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