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立足民政本職,找準結合點切入點,積極主動擔當作為,制定《全區民政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實施方案》,成立民政廳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提升民政業務經辦質效,以務實行動便民利民惠民,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
拓展線上服務,下放審批權限。全面完成自治區社會組織管理平臺、婚姻登記系統、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系統、特困供養人員管理系統與自治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工作,實現數據資源實時共享、互聯互通,基礎業務聯動運行。深入推動民政業務融入“蒙速辦?一網辦、掌上辦、一次辦、幫您辦”,全區性民辦非企業單位成立、變更、注銷登記等12項服務事項進駐網上服務大廳,婚姻登記預約服務、查詢服務接入“蒙速辦”移動政務服務平臺。開通運行社會救助“微服務”平臺,完善在線申請、辦事指南、主動發現等功能,推動救助服務實現“掌上辦”“指尖辦”。建設完成全區區劃地名查詢平臺,區劃地名查詢服務便捷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穩步推進審批權限下放,全區50個旗縣(市、區)已將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至蘇木、鄉鎮(街道辦事處)。
優化服務流程,壓縮辦理時限。圍繞“我要申請臨時救助”“我要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我要開養老院”等事項一次辦目標要求,全面梳理業務事項清單,優化再造辦理流程,不斷提高服務效率。精簡救助申請程序,全區26個旗縣(市、區)取消沒有爭議的救助申請家庭民主評議,59個旗縣(市、區)取消可通過數據共享查詢的涉及車輛、不動產等25項證明材料,88個旗縣(市、區)推行救助申請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全面取消社會組織成立登記提交驗資證明事項,社會組織登記辦理時限由20日壓縮至3日,慈善組織認定、公開募捐資格審核辦理時限由20日壓縮至10日內完成。
規范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印發《關于在行業協會商會中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召開自治區行業協會商會工作會議,組織行業協會商會簽署“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承諾書,通過“減免一批收費、降低一批收費、規范一批收費”,進一步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減輕會員企業經濟負擔。截至目前,全區210家社會組織共為會員企業減負2808萬元,其中減免收費1614萬元,降低收費1194萬元。(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信息整理)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