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生兒上戶口等一系列“政事”,過去家長要跑6次,現在無需跑腿即可辦好;開辦企業只要經過一個環節,還可獲贈全套印章;借助連接政府與市場的平臺,靈活就業者3分鐘內可匹配到合適的崗位……這是無錫市深化“一件事”改革以來,給企業、群眾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利好。

  給“一件事”賦碼,加強復制推廣

  無錫市在全省首創“一件事”賦碼管理,對每個“一件事”都賦予一個管理碼,相當于給它們各發一張身份證,并依托這個管理碼動態管理“一件事”清單,推動“一件事”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

  在“一件事”改革過程中,無錫市重點評估辦理環節、申報材料、辦結時限、跑動次數的壓縮率和改革的可行性。例如,江陰市新生兒出生“一件事”,將環節從6個壓縮至3個、時間從14天壓縮至4天、材料從10份壓縮至5份、跑動次數從6次壓縮至無需見面,符合“辦理時限減少一半、提交材料減少一半”的總體評估要求,因此賦碼實施。

  為加強復制推廣,無錫建立“一件事”全流程服務標準,覆蓋“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反饋、一次分辦、一窗出件、一號服務、一鍵評價”等各個環節,經全市規范后統一對外提供服務。目前,多事項聯辦的“一件事”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施工許可”和“開辦藥店”等3個“一件事”在全市推開;“政策兌現”“一件事”平臺已上線運行;江陰市“新生兒出生、入學、結婚、離婚、退休、軍人退役”6個個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新吳區靈活就業“一件事”,完成試點后將加快在全市復制推廣。此外,“邊境證簽發”等18個高頻單個事項辦理的“一件事”,可在江蘇政務服務網無錫站全流程網上辦理。

  線上線下暢通,還能在自助機就近辦

  無錫市已經推出160個“一件事”,下半年計劃新增100個“一件事”,包括企業關心的“開便利店”、群眾關心的“就業登記”“退休”等“一件事”。那么,企業、群眾如何辦理?

  據無錫市行政審批局介紹,在無錫辦理“一件事”,線下可以“只到一個窗口、最多跑一次”,線上做到“一次登錄、一網通辦”。每個“一件事”的辦理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方式等要素,制作成統一的辦事指南,通過江蘇政務服務網無錫站等線上線下等載體一次性告訴企業群眾。

  政務服務大廳普遍開設“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施工許可”3個“一件事”綜合受理窗口,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模式,為企業群眾提供 “一攬子”服務。

  360個在人流密集點位的“成全e站”自助服務一體機,提供高頻“一件事”自助辦理服務,實現實體大廳、PC端和移動端無縫對接,最大限度方便企業群眾就近辦事。

  辦事更方便,政務服務好評率達99.4%

  “一件事”改革,壓縮辦理環節和時間,提高辦理效率,促進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2021年前7個月,無錫市共有4.5萬余人次參與政務服務好差評,好評率達99.42%。

  在無錫,開辦企業涉及的6個環節壓縮成“一照準營”1個環節,審批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并向新辦企業免費贈送企業公章、財務章、法人名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等5枚回墨印章。2021年上半年,該市新設企業2.88萬家,同比增長26.6%,免費印章刻制服務已為企業節省成本2127.8萬元。

  為使施工許可辦理更加高效,該市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由76項再壓減至39項,審批時間由“最多80天”再壓縮至“最多60天”,推動“拿地即開工”項目平均5天辦結、最快2天辦結。無錫的“拿地即開工”項目數,已經超過全省總數的一半以上。

  迭代升級的“惠企通”平臺,按照條目清晰、簡明扼要的要求,歸集、發布惠企政策3萬余條。在此基礎上,該市推出政策兌現“一件事”,著力解決“材料多、程序繁、反復跑、難尋找”等問題。目前,“惠企通”平臺吸引5萬余家企業注冊,先后為企業精準匹配各類政策5.3萬次。

  試點實施靈活就業“一件事”改革,梳理形成70項靈活就業辦事場景,通過靈活就業服務平臺,為靈活就業者提供連接政府和市場的全鏈條服務,幫助靈活就業者3分鐘內匹配到適合的崗位。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