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半年來浙江省數字化改革重大應用成果。浙江省委改革辦負責人介紹了浙江省數字化改革總體進展情況。發布會現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舟山市委、義烏市委、江山市委有關同志回答了記者提問,并現場演示了數字化改革典型應用。

  今年2月18日全省數字化改革大會以來,各地各部門聚焦“152”跑道,即建設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建設黨政機關整體智治、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五個綜合應用,構建數字化改革的理論體系和制度規范體系。短短半年時間,浙江省數字化改革已經涌現了一批彰顯浙江辨識度、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應用成果、理論成果和制度成果。

  在應用成果方面,浙江省以重大需求清單、重大多跨場景清單、重大改革清單“三張清單”為抓手,堅持“小切口、大場景”、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相結合,上線運行了一批重大應用,比如,“浙江公平在線”“浙江外賣在線”“七張問題清單”“基層公權力大數據監督”“人才管家”“志愿浙江”“為僑服務‘全球通’2.0”“人大代表履職”“政協委員協商議政”等。

  同時,各市縣形成了一批滿足個性化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應用成果。比如,杭州的“民呼我為”、寧波的“?;啡湕l安全風險智控”、溫州的“海上綜合智治”、湖州的“社會治理風險閉環管控”、嘉興的“污水管網數字孿生”、紹興的“古城信息管理”、金華的“全民安心醫保城市”、衢州的“四省邊際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舟山的“自貿區國際船油加注智能監管服務”、臺州的“親農在線”、麗水的“天眼守望‘兩山’轉化綜合智治”等。

  在理論成果方面,五大系統出臺了定義集。一套關于數字化改革定義內涵、思路方法、推進機制的理論體系有效構建,全省統一、標準規范的話語體系加快形成。

  在制度成果方面,數字化改革催生出一批法規規章、政策文件、地方標準、規范指南等。其中,今年3月1日施行的《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是全國首部以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地方性法規;《浙江省公共數據條例》已經省人大常委會初步審議,預計年內出臺。數字化改革術語定義、公共數據分類分級指南、群眾和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工作指南等一批地方標準相繼出臺。

  數字化改革解決了傳統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有力撬動了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推動了整體智治、整體智服,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和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了強大動力。

  當前,數字化改革已經進入到了打造最佳應用、比拼“三大成果”的新階段。接下來,浙江省將進一步把握數字化改革的理念思路、聚焦目標任務、用好方法機制,加快打造一批管用實用、群眾滿意的最佳應用,形成更多“硬核”成果。

圖片

圖片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