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在重慶等6個市場主體數量較多的城市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試、更大力度利企便民。9月9日,從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重慶將從5方面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在進一步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方面,重慶將制定落實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意見,建立市場競爭環境指標評價體系,加快推進《公平競爭條例》立法;健全公平競爭審查監督考核機制,深化第三方評估,建設大數據平臺實現對審查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管;充分發揮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聯席會議制度作用,聚焦重點領域強化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監管執法;加強行政壟斷整治,聚焦限定交易、妨礙生產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動等典型行為以及招標投標、政府采購中的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加大執法力度,打破行政壟斷和地區封鎖。
在進一步方便市場主體準入和退出方面,重慶將圍繞“三減三提”(即減環節、減材料、減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便利度、提高市場主體滿意度)持續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全面實現開辦企業“一個終端全辦結、一個平臺全覆蓋、一套電子執照全應用”,辦理企業設立登記、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等開辦企業事項的流程更簡、時間更短、服務更優;拓展電子證照應用場景,推進更多服務事項網上辦;全面推行企業簡易注銷改革,簡化普通注銷程序,建立簡易注銷與普通注銷相配套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同時,重慶將繼續推進人社、統計、商務、海關、外匯、醫保等部門年報“多報合一”,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并進一步優化調整“多報合一”部門參與范圍和信息歸集內容,特別打通稅務等重點部門壁壘。
在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方面,重慶將進一步優化外資企業登記服務,助力市場開放。具體舉措包括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取消外商投資商務審批與備案,全面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深入貫徹落實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與安全審查制度;完善“授權登記+委托登記+遠程登記”的外商投資企業登記管理模式;簡化外商投資企業注冊登記手續等。
在創新和完善監管方面,重慶將加強監管執法,嚴肅處理向企業亂收費、亂攤派的違法行為,著力查處不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收取不合理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打通國家惠企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加強涉企收費政策解讀,提高政策知曉度,督促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紅利,同時通過曝光亂收費典型案例和亂收費“黑名單”,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強化市場監管、紀檢、監察、財政、發改、審計等有關部門協作聯動,嚴查行業主管部門及其下屬單位相關聯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的違規收費行為,凝聚共治合力。
在優化涉企服務方面,推出開辦企業“E企辦”,并持續優化提升,多向發力著力優化開辦企業服務,將打造一流開辦企業服務作為推動一流營商環境創建的重要抓手,不斷深化開辦企業業務流程整合和信息系統優化,實現開辦企業全環節掌上辦、雙終端融合辦、自選式分時辦、全流程閉環辦、高質量指導辦、全方位聯動辦,持續提升市場主體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據悉,截至今年8月底,重慶市場主體總量達310.7萬戶,再創歷史新高;今年1—8月,新設立市場主體36.28萬戶,同比增幅達16.35%。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