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之于企業,就是水和魚的關系。為了涵養“一池清水”,建設“魚躍人歡”的幸福肥東。近日,肥東縣出臺《肥東縣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清風行動”實施方案》,并召開專項治理活動動員部署會議,拉開了肥東縣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大幕。
進入“十四五”,肥東縣提出“加快建設千億縣,挺進全國五十強”的宏偉奮斗目標,振奮百萬肥東人民。藍圖實現,產業是筆。肥東圍繞“芯屏汽合”延鏈補鏈強鏈,加速構筑“新光大道”現代產業基地。只有一個一個符合肥東氣質的項目順利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幸福藍圖才能一筆一筆繪就。
項目落地好比“嫁女兒”,可謂“一家有女百家求”。肥東要想脫穎而出,光靠外表可不行,還得要有“內涵”。必須苦練內功,刀刃向內謀改革,快馬加鞭優化營商環境。
“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扎實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一項項改革,帶來一個個看似微小的進步,卻牽動著、溫暖著市場主體的心,激發起他們創業創新的熱情與活力,匯聚起支撐肥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與合力。
改革需要有效監督。肥東縣充分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的再監督”的職能,從9月起至2022年2月下旬,在全縣集中開展為期六個月的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治理“清風行動”,著力解決影響營商環境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重拳治理工程建設、國資管理、招投標等重點領域存在的問題,增強全方位推進項目落地和政策落實,實現政務服務更加便捷高效、營商環境持續深入優化,經濟發展氛圍更加濃厚。
針對拖著不辦、收取紅包、“人情”執法、“雁過拔毛”、推諉扯皮、“臉好看、門好進、事難辦”等問題,肥東縣用最硬的措施,最硬的手段,一個一個啃掉這些“硬骨頭”。
暢通信訪舉報渠道,強化線索處置,對涉及工程建設、國資管理、招投標等方面的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對涉及破壞營商環境、損害企業合法利益等問題的舉報做到優先受理、優先處置、掛牌督辦、限期辦結。
強化監督檢查,督促整改,組織開展案件查辦、專項督查,采取“四不兩直”、模擬辦事等方式,瞄準部門系統、基層單位損害營商環境的“中梗阻”“末梢梗阻”,嚴肅查處監管執法過程中不規范、不嚴格、不公正等問題。
開展走訪座談,強化聯系溝通。選取部分重點企業或項目,建立聯系溝通機制,采取實地走訪、發放調研問卷等形式,及時收集企業發展和項目推進、招投標等遇到的問題和意見建議,認真查擺自糾、找準突出問題,明確整頓重點、深入集中整治,保障企業合法的人身和財產權益。
而這正是肥東縣優化營商環境的內生動力。動力強勁了,“雙招雙引”的底氣才能更足,肥東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和后勁方能節節攀升,撐桿一躍千億縣。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