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作為深化政務服務改革的技術支撐,讓政務服務改革不斷步入深水區。近年來,銀川市審批服務管理局聚焦“互聯網+政務服務”,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造了“一網兩端三平臺”的政務服務格局,實現銀川政務服務再升級。9月10日,,由“一網兩端三平臺”搭建的政務服務格局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并逐一推行,這意味著銀川已全面開啟極簡審批新模式。
市審批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網兩端三平臺”即寧夏政務服務網、移動端、自助終端、銀川市政務事項綜合窗口受理平臺、銀川市政務服務綜合效能監管平臺、銀川市政企通服務平臺。在“一網兩端三平臺”的政務服務格局下,銀川實現了一網通辦、一評問效、一屏即查、一表申請、一諾辦證、一章共享的極簡審批新模式。
如今,企業開辦在銀川已實現了“一網通辦”,企業只需登錄寧夏政務服務網,“我要辦企業”專區,完成在線申報、法定審核即可領取到營業執照。審批人員通過銀川市政務事項綜合窗口受理平臺即可受理各類商事服務事項。目前,銀川市政務事項綜合窗口受理平臺可受理商事服務、工程建設、不動產登記等各類政務服務事項,原來分散在各個部門的業務系統實現了統一歸集、政務數據得到高度整合。截止到7月底,銀川市政務事項綜合窗口受理平臺已經融合了人社、不動產登記、公積金等多套專網系統,可辦事項已覆蓋市本級事項總數的49%,縣區級1026個事項、鄉鎮街道級30個事項直接在該平臺受理,無需二次錄入。
今年以來,銀川建設了覆蓋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的銀川市政務服務綜合效能監管平臺,辦事全過程納入平臺進行監管。該平臺可以統計從業務受理時間至辦結時間、電子證照入庫數和“好差評”評價數據、各政務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審批操作數據。
隨著寧夏政務服務網、銀川市政務事項綜合窗口受理平臺、銀川市政務服務綜合效能監管平臺的深入應用,銀川形成了“一張網”申報、“一個平臺”受理、“一個平臺”監管的審批服務格局。除了寧夏政務服務網、銀川市政務事項綜合窗口受理平臺、銀川市政務服務綜合效能監管平臺的深入應用,i銀川APP和自助終端的推廣應用,讓市民體驗到了極簡審批新模式自助辦事的政務智慧。目前,i銀川APP可為企業和群眾提供490項事項在線預約服務,1265項事項的在線查詢服務。銀川市民大廳、三區政務大廳、社區等地已經陸續投放自助終端機99臺,實現了1265項事項的預約查詢。如今,自助終端不僅可以打印辦事指南,還可以打印護士職業證書、醫保電子憑證、二級建造師注冊證書、二級裁判證書、就業創業證等14種電子證照。
了解到,銀川市政企通服務平臺正在快馬加鞭建設。這一平臺瞄準惠企政策查找難、申報難、兌現難等痛點堵點,構建了惠企政策在線“全面查、精準送、快捷兌”體系,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讓惠企政策推送更精準、申報更便捷、兌現再提速。預計首批上線政策將達100余項。
隨著網頁電子表單、告知承諾制改革、電子簽章等“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創新應用,一表申請、一諾辦證、一章共享的極簡審批新體驗已經逐一走進百姓身邊。今后一段時間,銀川將全力提速“一網通辦”、深入推進“兩端”應用、抓細抓實“三平臺”,讓更多辦理事項從“最多跑一次”升級為“一次都不用跑”。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