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下簡稱《行動方案》)即將發布,圍繞整體性轉變、全方位賦能、革命性重塑,統籌推進經濟、生活和治理領域數字化轉型,長寧區將重點實施“3320”數字戰略,以“3區、3帶、20個數字專項”為依托,積極推動“數字紅利”普遍享有、“數字長寧”開創新局。

  “3區”即數字經濟轉型標桿區、數字生活示范引領區和數字治理最佳體驗區,“3帶”即東部數字技術創新集聚帶、中部數字應用場景集聚帶和西部數字企業總部集聚帶。

  “20個數字專項”將圍繞經濟數字化、生活數字化和治理數字化轉型,推出20個專項行動。具體包括,數字經濟、數字貿易、數字商圈、數字金融、數字雙創、數字園區、數字生態、數字教育、數字醫療、數字家園、數字出行、數字文旅、數字社保、數字養老、數字政務、數字城運、數字服務、數字基座、數字中臺、數字安全等。

  “3320”數字戰略的構建,將助推長寧區進一步提高經濟數字化的貢獻度、生活數字化的顯示度和治理數字化的感受度,引領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邁上新臺階,全力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新動能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長寧區引進的兩個重點項目簽約落地,分別為“虎博-天慧智慧互聯工廠服務平臺”和“黑湖科技總部”。兩個項目均來自于經濟數字化轉型主戰場,也預示著長寧區將在數字化領域與相關企業開展廣泛合作。

  按照《行動方案》要求,長寧區將加強應用牽引、數據賦能和關鍵支撐,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標桿場景和品牌項目,努力實現數字經濟領域“十百千萬億”的發展目標。

  “十”,即培育、集聚10家進入權威榜單、行業領先的龍頭企業;“百”,即培育、集聚100家具有相當能級的創新型企業;“千”,即營造1000個具有引領示范效應的應用場景;“萬”,即推動10000家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億”,則是力爭培育和集聚一批萬億級市值/估值,或萬億級GMV的潛力企業。

  商貿業長期以來都是長寧區的優勢產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數字貿易專項行動將為長寧這一傳統優勢加快賦能。根據《行動方案》,長寧區將加快推進上海市服務貿易示范基地建設,推動虹橋臨空經濟示范區打造“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數字貿易共享服務平臺和數字知識產權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平臺。

  同時,長寧區正進一步優化數字口岸服務,探索設立基于數字化多場景融合的一站式業務辦理平臺。在推進專業貿易和跨境電商集聚方面,長寧區將通過傳統貨物貿易、運輸服務、旅行服務、施工服務、經營租賃服務等與數字技術的融合,全面促進貿易數字化轉型。

  今年4月,位于定西路上的巴黎春天百貨正式轉型為“新微智谷”,在這一頗具代表性的城市更新項目里,舉行了“科創中國”試點建設啟動儀式。這是長寧區建設區域性經濟數字化轉型特色基地的一次重要探索。而在“新微智谷”所在的中山公園商圈,長寧區也正在此打造具有引領示范意義的“數字金融城”。

  在這里,長寧區將重點培育金融科技領域龍頭企業,鼓勵企業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金融業務提供新模式、新應用和新服務。前一階段,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領銜的上海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已率先落地運營,接下來,一批區塊鏈技術應用領軍企業、金融保險服務綜合平臺等,也將加快在此集群匯聚。

  借助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國家戰略引領優勢和“數字長寧”品牌先發優勢,長寧區正積極推動虹橋臨空數字經濟產業園、攜程智慧出行園、西郊國際金融產業園、虹橋臨空跨國公司(總部)科創園、虹橋流量經濟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建設,支持推進蘇河匯全球共享經濟數字貿易中心、聯合利華-阿里U創孵化器、牛劍創新中心等功能平臺建設,全力實施數字園區專項行動。

  數字商圈方面,長寧區重點圍繞虹橋商圈探索數字化轉型,集合精準營銷、智能購物、AR互動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商圈公共服務平臺,將推動消費內容、消費模式和消費場景的數字化升級,并通過數字貨幣應用場景,以支付技術創新賦能傳統業態。在線下,一批智慧早餐、智慧菜場、智能化終端設施的落地,也正助推長寧持續打造數字化的商業服務圈。

  數字政務新體驗

  今年4月,上海全面復制推廣“一業一證”改革試點成果。長寧區率先行動,首批推出了11個“一業一證”改革試點行業,數量居中心城區首位,并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了發證時間最早、行業覆蓋最廣、頒證數量最多的階段性目標。

  聚焦“數字治理”新中樞,長寧區在區城運管理平臺2.0版基礎上,新增15個覆蓋全區的應用場景模塊。政務微信移動端輕應用的上線,也為長寧區全面對接治理數字化轉型,提升智能化、智慧化服務體驗打下了堅實基礎。通過推出一批“掌上查、掌上約、掌上辦”應用場景,以數字化轉型倒逼服務方式重塑,實現政務服務從“好用”向“愛用”的轉變。

  以社會救助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場景應用為例,通過不斷完善“大數據比對+入戶走訪核查+信息動態管理”的方式,開展“類別化+差異化”救助幫扶。依托“社區云”平臺、“一網統管”大數據平臺,已集成區內民政、醫保、人社、教育、殘聯等“四圈”困難家庭成員數據信息3.2萬余條,形成了可標簽索引、可自動匹配的數據庫。

  下一步,長寧區將積極推動高效能治理,建設數字治理最佳體驗區。通過全面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進一步提升“一網通辦”平臺實際辦件的網辦比例,行政服務大廳綜合窗口設置比例也將躍上新臺階。在不久的將來,長寧區將建成城運管理3.0版平臺,城市運行監管要素“一網統管”接入率也將力爭達到100%。

  數字生活新方式

  創造高品質生活,以數字為藍本,不斷提升生活服務感受度,是城市生活數字化的意義所在。

  根據《行動方案》,長寧區將聚焦生活數字化轉型示范場景建設,推出一系列重點項目:建立信息化標桿校、建成教育數字化轉型實驗區,建設互聯網醫院、推動數字化賦能醫療服務,完成公共體育場館和市民球場智慧化改造、提升全民健身數字化體驗,建設數字家園、開展數字惠民服務等。

  眼下,長寧區正積極參與上?!皵底旨覉@”建設,以點帶面鼓勵和引導社區拓展數字家園生活場景。

  聚焦“數字教育”新發展,長寧區成功獲批全市首個“上海市教育數字化轉型實驗區”。在“數字醫療”新應用方面,長寧區在全國率先開展數字化“心臟電子裝置植入患者社區遠程隨訪”項目,已經實現全區10個街鎮遠程隨訪的全覆蓋。

  打通數據網絡,整合養老服務基礎信息資源是近年來又一新挑戰。長寧區通過努力,逐步實現了戶籍老人人口、綜合津貼、長護險服務、社區養老設施、養老服務政策以及“敬老卡聯盟”為老服務信息等資源的整合。熱線呼叫平臺能夠滿足社區老人絕大多數居家養老需求,老人通過“一鍵呼叫”,立即能獲得線上“養老顧問”的專業指導與精準幫助。

  作為全國首個“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和首批“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試點單位”,長寧區發改委、商務委、科委等部門協同民政局和各街鎮,將智慧健康養老納入信息化頂層設計,積極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健康養老領域的應用,吸引了包括新長寧慧生活、上海頤家、華燕房盟、東軟熙康、上海申養、上海尚戴科技、夕悅、福壽康等一批“互聯網+養老”企業入駐,為居民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務。

  數字家園:“衣食住行”數字賦能

  今年7月,位于虹橋路1004號的虹橋社區AI食堂開始試運營,不到一周就迎來每日200人次用餐的超高人氣。

  這是長寧區民政局、商務委、虹橋街道與“人工智能+餐飲服務”企業熙香藝享聯合打造的上海首個“社區AI食堂”,通過引入機器人烹飪、全自動食堂等科技元素,賦能早餐工程、老年助餐和白領午餐,推動社區公共服務數字化轉型。

  與此同時,一張社區新基建“掛圖作戰”任務表,明確了市、區兩級涉及10個相關單位的試點內容,包括智慧餐廳、智慧停車、智慧養老、智慧電梯以及住宅小區智能回收箱規范運營、消防車通道隱患整治、住宅小區非機動車車庫(棚)智能改造、社區生鮮前置倉和智能取物柜配置、公共安全視頻終端和充電示范站接入等14個具體項目。

  街鎮層面,長寧區正全力推進“社區云”平臺落地。北新涇街道試點“‘社區云’+15分鐘生活服務虛擬社區”,江蘇路街道試點“‘社區云’+‘一網統管’”,華陽路街道試點“‘社區云’+精準幫扶”,“‘社區云’+社區事務延伸服務”已在長寧全面鋪開。

  其中,入選全國首批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的北新涇街道,已經引入智能服務機器人、智慧書房、文化云盒等智慧設施,豐富老年居民精神生活。小區還設置了智能步道、“體魔方”等項目增強老人健康意識。街道還率先使用了智能窨井蓋、智能消防栓等設施,結合5G新技術,助力居家和社區智慧養老。

  全過程人民民主也將與社區新基建緊密融合。隨著虹橋街道“全過程民主實踐基地”在古北市民中心揭牌,社區新基建已經成為全過程民主的熱門議題,由居民協商決定相關智能設施的準入、管理和退出等機制。

  數字“店小二”:15分鐘生活圈數字服務全覆蓋

  長寧區作為“凝聚力工程”發源地,近年來積極發揚“凝聚力”精神,將“一網通辦”政務服務資源集聚到樓宇黨群陣地,打造“家門口”“樓門口”的標準化、普惠化、均等化、智慧化全方位服務體系。

  數字“店小二”品牌由此誕生。在長寧區,分布在社區、商辦樓宇的“一網通辦”自助一體機,基于“隨申辦”長寧旗艦店的“掌上辦理”功能,由企業積極開發的語音外呼平臺,“數字家園”示范項目中的場景,刷碼就能辦成事、辦好事的“刷碼辦事”設備,都將有數字“店小二”無處不在的身影。

  通過深化數字精準服務,長寧區堅持打造“最全面、最貼心、最專業”的服務品牌。在虹橋臨空經濟園區,依托“臨空·集商通”APP,數字“店小二”為園區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商務、政策、文娛等服務。一系列創新自助項目、掌上項目、社區延伸項目的引入,為企業和老百姓帶來了數字生活體驗的“長寧特色”。

  去年12月8日,長寧區成為全市第一家開設“隨申辦”旗艦店運營分中心的城區。今夏,“隨申辦”長寧旗艦店推出2021年“愛心暑托班”報名服務,率先實現1200個名額全部線上公開填報。不到四天,該應用的訪問量就超過1.16萬次。通過調取全區2.3萬名適齡學生的相關信息,系統自動識別界定報名限制范圍,真正實現了“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跑動”,讓學校和家長雙向受益。

  截至目前,長寧區已在全區35個網格部署“一網通辦”自助服務專區,40臺政務服務終端設備被送入社區、園區、樓宇、商圈和8個黨群陣地,提供社??ㄩ_通、就業冊換領、社保記錄查詢等160項政務服務,以及企業營業執照、行業綜合許可證等595類電子證照的打印服務。通過網格化均衡部署“一網通辦”自助服務專區,長寧區已基本實現“15分鐘生活圈”政務服務全覆蓋。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