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津市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市場主體不斷增加,助力企業效益明顯改善,以更高目標、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通過提供及時、優質的制度供給,切實激發了市場活力和創造力。
一、落實天津市政務服務事項目錄
梳理并公布《天津市政務服務事項目錄(2021年版)》,對市、區、鄉鎮(街道)三級政務服務事項實行年度版本動態管理。根據《天津市行政許可操作規程總則》,逐一事項按照名稱、依據、條件、材料、審查標準、辦理程序和辦結時限等96個要素進行梳理,累計編制完成2086個標準化操作規程,切實做到辦事要件標準化、辦事流程標準化、辦事結果標準化,進一步簡化了辦事環節,優化了辦理流程,壓縮了辦理時限。
二、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
按照國家關于“證照分離”改革要求,各有關部門認真研究,深化全市“證照分離”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從全面落實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改革措施、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和協同配套、創新和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切實抓好改革政策落地見效等方面,統籌部署全市“證照分離”改革的具體內容,明確事項清單,細化操作流程,優化審批服務,大大提高軟環境競爭力。
三、推動電子證照庫建設
今年以來,完成32類“政務一網通”平臺電子證照服務,實現申請人在網上申報自主選擇提交。發布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放射診療許可證等更多種類電子證照,豐富電子證照應用場景。推動部門間完成電子營業執照應用對接工作,關聯3134項實施事項。通過不斷完善電子證照服務,持續推動電子證照庫建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真正做到減證便民。
四、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
制定公布《天津市公共資源交易目錄(2021年)》,將自然資源、資產股權、環境權等各類公共資源納入平臺,穩妥推進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擴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功能。
制定出臺《天津市政府采購負面清單》《天津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負面行為清單指引(試行)》,規范招標投標當事人行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政府采購和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制定實施《天津市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數據標準(V1.0)》,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采集的相關信息和監管數據互聯互通,提高行政監督監管效能。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