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帶動效應,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進“在泉城·全辦成”品牌建設。濟南市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期發布了全市優化營商環境開辦企業指標的6個典型案例。包括:濟南市推行審批服務“濟泰一體化”模式,濟南市推進電子印章廣泛應用,濟南市天橋區全力推進企業登記“異地通辦”,濟南市探索商事登記“即時審批”工作模式,濟南市歷下區推進“政銀合作”全面升級,濟南企業遷移登記駛入“快車道”。
今年以來,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提升企業群眾辦事便利度為核心,圍繞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減費用,不斷優化審批流程,推出多項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的新舉措,營造了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推動市場主體穩定增長。截至今年8月31日,濟南市共有市場主體1409154戶,同比增長13.64%;注冊資本86563.01億元,同比增長42.73%。今年1-8月,全市新增市場主體186774戶,同比增長29.86%。
濟南市推行審批服務
“濟泰一體化”模式
今年5月,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泰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圍繞拓展審批通辦事項、實施證照互認互發、簡化企業遷移登記等內容,推出審批服務“濟泰一體化”工作模式,首批52個行政審批事項實現“一體化”辦理。截至目前,兩地企業群眾通過“濟泰行政審批服務一體化”模式辦理企業登記業務46件。
一是審批標準“一體化”。梳理申請材料清單、容缺受理事項,推行審批事項濟泰“同標”,實現兩市審批“無差別受理、同標準服務”。運用數據共享、電子證照、電子簽名、視頻核驗等實施異地身份證明、申報材料、證照結果“互認”。
二是審批內容“一體化”。建立專職幫代辦團隊,通過工號互換、授權查詢,開通異地檔案查詢渠道,為兩地企業提供全程幫代辦服務。同時,建立審批事項會商室,搭建業務溝通橋梁,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
三是審批結果“一體化”。通過互換“濟泰行政審批服務專用章”以及自助設備終端,推行“無人工干預審批”服務,實現經貿商事、社會事務等高頻事項的異地通辦。同時,簡化企業遷移登記流程,同步實施企業遷移調檔和遷入遷出登記的受理、核準,為3000余家企業節省兩地跑時間約2萬余天。
濟南市推進電子印章廣泛應用
為推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高效、便利的營商環境,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會同市大數據局、濟南市公安局試點為新開辦企業免費發放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印章,實現電子印章與電子營業執照同步發放。截至7月底,共為1200余家新開辦企業免費發放電子印章近5000枚。
一是強化數據支撐。依托濟南政務云中心和密碼應用平臺,開發建設完成全市統一的可信身份認證(網證)和電子印章系統,形成集身份認證、電子印章、電子證照、密碼保障等“四位一體”的政務服務應用支撐體系。
二是免費發放印章。自2021年1月1日起,凡在試點區登記機關登記且完成實體印章備案的企業,均可免費領取企業名稱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等4枚電子印章,參照實物印章備案管理,電子印模與在公安部門備案的實體印章“同模同軌”,自完成備案之日起免除3年服務費。
三是豐富應用場景。試點同步推出辦理巡游出租汽車道路運輸證、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不動產登記等85個應用事項。企業可通過市電子印章平臺簽署文件,無需打印、無需跑腿、無需快遞,即審即簽,秒間速達。
濟南市天橋區全力推進企業登記“異地通辦”
天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以“網絡通辦”為依據,廣布網點為目標,幫辦代辦為手段,發揮區位優勢,強力推動企業登記“異地通辦”,已先后為25家企業辦理異地通辦業務。
針對天橋區市場擁有量大,企業地域分布廣,拓展業務需求量大的狀況,天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加大工作對接力度,先后與濰坊市保稅區、聊城市冠縣、青島嶗山區等20個區縣建立“異地通辦”工作機制,還分別赴西安、太原、鄭州、銀川等市進行了工作會商和業務對接,在全市率先建立區縣層級的“跨省通辦”聯席工作機制。目前,將企業登記、個體工商戶登記等81項政務服務事項,在16省46縣(市、區)實現“通辦”,打造“異地受理、屬地審批、就近取證”的全新模式。
成立“通辦幫辦團”,充分利用各地市政務服務網,對各地的具體申報方式,辦理聯系人員、許可事項辦理程序進行培訓,并通過與當地工作人員微信、電話溝通全面掌握各地便利化政策,實施“異地辦理”全方位服務。
按照“數據跑路、快遞跑腿、群眾坐等”的要求,聚焦企業群眾辦事的難點、堵點、痛點,采取“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等形式,實現異地辦理事項“一次辦好”。建立審批事項聯絡員制度,打造跨區域、跨地域、跨時空的通聯模式,滿足各類市場主體在家門口辦事需求。
濟南市探索商事登記
“即時審批”工作模式
為提升商事登記便利度,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審批服務,推進政務服務網絡化水平,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全國率先推出商事登記“即時審批”工作模式,將企業登記由工作日的8小時向“全天候”延伸。
依托信息化和大數據支撐,根據商事登記不同應用場景,通過移動端商事登記審批系統,采取專人值守、獨立審批、信息互動、數據共享的形式,實現材料指導、受理登記、審核登記實時移動辦理。
申請人在山東政務服務網“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提交企業設立登記申請后,工作人員即時通過移動設備進行網上指導和在線審批。還可根據企業提交的書面材料,現場辦理相關審批服務并發放營業執照。
同時,搭建電子證照、數據交互、身份認證等支撐平臺,將企業相關信息推送醫保、社保、稅務、公積金和銀行機構。并按照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實現相關許可事項的聯辦,推動形成商事登記“一體化服務”新格局。
濟南市歷下區推進
“政銀合作”全面升級
圍繞企業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后,急需辦理稅務、銀行預開戶等其他許可事項,歷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充分發揮“政銀合作”機制作用,以打造“政銀合作”2.0版為抓手,拓展審批服務事項,擴充辦理網點,形成“一站式”服務工作模式。截止目前,已與中國工商銀行等13家銀行簽署戰略協議書,政銀合作網點擴充到57家,商事登記證銀合作辦件量達1640件。
該局在全市率先把“政銀合作”服務范圍從商事登記擴展至社會事務、食品經營許可、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行業綜合許可等服務事項。在為企業免費發放“開辦企業大禮包”的同時,還通過“一窗通”平臺適時推送相關信息協助企業一并辦理公積金繳納、醫保社保登記等業務。
在濟南工商銀行龍奧支行設立全市首家“佳佳幫您辦商事登記服務專班”政銀合作網點,為企業提供專業化、精準化的商事登記幫代辦服務。
同時,充分發揮工作平臺的作用,在歷下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公眾號“歷馬辦”上設置“銀行預約開戶”模塊,企業領取營業執照時,將預約開戶申請推送至銀行機構,可實時查詢開戶進度,形成便民利企與金融發展的雙贏局面。
濟南企業遷移登記駛入“快車道”
為提供便利化的企業遷移登記,減少企業經營成本,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減材料、減時限,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點,在全國率先推出優化市內企業遷移登記新舉措,通過加強區域協同,集成企業遷移與住所變更,實現“半日辦結”。
針對企業在申請市內地址及登記機關變更時,需要來回往返遷出地和遷入地登記機關進行申請、調檔的狀況,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在全市推行商事登記“全市通辦”的基礎上,優化登記流程,將企業遷移調檔、遷入申請、遷出申請與住所變更登記四個環節合并為一個環節,企業可自行選擇遷入地或遷出地登記機關,提交一次遷移登記申請材料,登記機關通過內部程序流轉和數據共享,在綜合業務平臺實現就近交件、遠程辦理、數據流轉,即時核準,并發放營業執照,全部變更登記實現半個工作日辦結。截止到目前,已有7000余家企業通過此模式辦理遷移變更登記,平均為每家企業節約5-7天。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