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由線下登記向“線上為主、線下為輔”方向轉變,新建房、存量房,市民企業辦理不動產更便利更快速。16日,從哈爾濱市營商環境局獲悉,哈爾濱市不動產登記交易事務中心再次實現登記大提速,打造“不見面登記”窗口,開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全面實現了個人住房抵押類首次、轉移、變更和注銷登記,變更登記,換證、補證登記和轉移類登記全程網辦、一網通辦。

  打通壁壘,12部門信息互通 房子有沒有糾紛網上都可查

  據介紹,信息共享集成是全程網辦、實現紙質材料免提交的前提,為打破部門間信息壁壘,該中心依托“哈爾濱市政務信息共享平臺”,按照身份核驗類、業務協同類、信息查核類,逐一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先后完成與公安、市場監管、機構編制部門、稅務、銀保監等12個部門的信息互通互聯,實現嵌入式信息共享集成。尤其與市中院點對點網上獲取司法判決和查封信息的技術路徑,連通了與哈爾濱市司法局下屬16家公證處電子公證書的新版信息接口,實現了與住建部門“商品房聯機備案合同”電子文本信息的共享,與省稅務部門“商品房增值稅發票”的電子信息傳遞,建立起了數據即時調取、即時傳輸的多元信息網絡。

  登記材料無紙化傳遞,人臉識別、電子證照、辦不動產“零跑路”

  技術攻關是不動產登記系統升級,實現全程網辦的關鍵所在。不動產中心破解“電子證照CA認證”、“人臉識別”、“電子簽名”等技術在不動產登記領域的應用難題,增設智能審批、信息查詢、快遞服務等模塊,全面升級、擴展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尤其采用將紙質證書記載的內容影像化和二維碼加密的方式,生成“電子證照”,解決了登記安全防護問題,實現了國內同領域的領先。

  目前,哈爾濱市不動產辦理全程網辦全面上線運營。與住建、稅務等部門研究制定網上登記流程,完善PC端、手機APP、微信小程序,對接省、市政務服務網建立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網上辦事大廳。目前,個人抵押類登記、變更登記、換證、補證登記全程網辦已全市鋪開,個人轉移類登記全程網辦全面試運營。完成與工商、建設等五大國有銀行,浦發、興業、招商等商業銀行及公積金中心等金融機構的專線對接,實現抵押登記延伸進銀行服務網點142家,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零跑路”。轉移登記通過民政、公安等政務信息共享查詢,借助人臉識別、電子證照、電子簽名等技術,形成登記材料無紙化傳遞、電子檔案形成歸檔、原權屬證書公告作廢等新模式,打造全新不動產登記智慧“網上辦”,徹底實現了買賣雙方當事人之間、申請人與登記機構之間、申請人與稅務機構之間的“不見面”辦理,較線下登記精簡了申報要件,切實提高了登記便捷化水平。

  下一步,該中心將進一步延伸登記前端,通過線上與線下,現場與遠程等方式,引導辦事人優先選擇網辦,提高網辦率和實辦率,使更多的辦事人享受網上更高效便捷的服務。

  設立“疑難問題調處”窗口,身在國外可遠程視頻辦理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該中心還獎勵了服務特殊群體制度機制。對于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行動不便老年人、長期重病在床病人、臨產孕婦或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確因身體原因無法到場的,通過電話預約或委托他人預約,提供“上門”服務,由兩名工作人員到家中或預約地全流程現場辦公。對于身體不便已到大廳的,由首席服務代表,開辟綠色通道,全程導辦,跟蹤服務。對于在國外或外地無法現場辦理的,由專業人員按預約登記程序,通過遠程視頻方式,開展互聯網遠程服務,解決特殊群體各種辦證難題。

  此外,對集中成片或確因特殊情況急需辦理的,配置便民流動服務車,現場辦公,登門服務。對企業或群眾不能辦理或不在本部門辦理的“辦不成事”問題,建立疑難問題調處機制,在道里一、經開分中心試點設立“疑難問題調處”窗口,在承接原“服務窗口總值班臺”職能的基礎上,對“辦不成事”問題,涉及服務大廳內稅務、資金監管等進駐部門的,由專人負責溝通協調解決;對具有代表性的歷史遺留等業務難題或需市中心協調解決的,呈報市中心審核專班,明確處理意見;對需住建、自然資源等相關行政部門前置完善相關手續的,明確告知其事項辦理部門,并主動予以協調,幫助溝通處理讓不動產登記既有速度又有溫度,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