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蘇州工業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信息,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為貫徹落實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優化蘇州工業園區營商環境,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交易場景逐個分析,反復模擬具體環節,從體系層面對業務痛點逐一突破,交易參加主體不需要前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就能夠完成交易全過程,實現“零見面”。
一、電子營業執照替代CA證書實現用戶注冊“零見面”
傳統的交易平臺用戶注冊都是企業用戶到CA機構辦理CA數字證書,然后前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注冊激活,這個過程需要用戶至少去兩個地方提交相關資料,且CA數字證書辦理需要支付費用。在此模式下,由于企業用戶信息不能從市場監管總局直接交換到交易中心平臺,過程中容易出現部分數據錯漏登記,給企業、系統運行帶來一定風險。
蘇州工業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國首創引入電子營業執照替代CA證書,實現權威第三方身份認證體系的復用,企業用戶手機申領電子營業執照后,可以免注冊直接登錄交易平臺,將市場監管總局的照面信息同步至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對投標文件進行電子簽名。該模式還保障了投標人內部授權的安全可控。
使用電子營業執照后,企業在交易平臺注冊環節實現“零成本、零見面”,且信息準確性、授權安全性,遠遠高于傳統CA數字證書模式。
二、入庫資料云審核實現誠信庫資料提交“零見面”
建設工程招投標過程中有部分業務需要投標人錄入誠信庫掃描件,然后到現場攜帶原件核驗。通過后,電子投標文件方可引用庫內資料。投標人普遍反映原件資料管理困難,現場核驗耗時耗力,碰到節假日制作投標文件,無法完成現場核驗。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于2017年5月開始,對電子招投標誠信庫入庫資料合法性審核進行改造,迭代為人工智能黃反云服務審核,投標單位在誠信庫完成資料錄入,提交入庫請求后系統自動調用人工智能黃反云服務審核,提交的資料審核通過,就可以在制作投標文件過程中使用相關資料。
在很多交易中心仍然需要排隊核驗原件的情況下,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通過技術賦能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誠信庫資料的網上不見面秒審,大大提升招投標效率。
三、升級加密方案實現投標人不到現場“零見面”
不見面開標是近兩年各交易中心的重點推進工作,但受限于加密問題的現實困擾,往往難以真正實現“不見面”。2017年,蘇州工業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經上級批準完成交易平臺的加密改造。升級后,投標人不需要參與解密;不用為了網上開標專門配置電腦、攝像頭;提交投標文件后不用參加現場及網上開標會;開標結束,結果實時進行網上公布,將投標人從開標環節徹底解放出來。
目前,蘇州工業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工程項目開標,實現投標人100%不用到現場,大大節約了投標人的時間成本。
四、云身份認證+云簽名實現評委評標“零見面”
傳統的評委評標身份認證及電子簽名解決方案是讓評委使用身份證及CA證書,評委需要事前辦理CA證書,并且隨時攜帶。同時,評委需要時刻牢記證書有效期,一旦評標過程中發現CA數字證書過期,技術處理困難。此外,異地評委、業主評委參加電子標評審需要臨時申請CA證書,非常不便。
蘇州工業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創新性提出使用云身份認證+云電子簽名方案對評標系統進行改造。在新系統中,評委評標前,通過顯示器外掛攝像頭識取評委信息,然后將人臉信息、身份證號碼以及姓名推送到省政務辦身份認證接口,完成身份認證。在評委完成云身份認證后,通過第三方電子簽名認證機構為評委配置當日、當標段的云電子簽名,評委控制調用云電子簽名的PIN碼。評標結束,評委調用云電子簽名簽署評標結果資料。簽署結束后,該次云電子簽名失效。云身份認證+云簽名技術方案投入少,評委事前不需要辦理任何簽名及身份介質類證書,網上完成評委申報過程及培訓就可以直接評標,實現事前“零見面”,直接使用“人臉”進入評標系統,極大地提升了評委用戶體驗,同時杜絕了冒名評標的情況。
以終為始,蘇州工業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將持續圍繞“零見面”目標,從用戶思維出發,梳理關鍵節點,推動流程再造,優化客戶體驗,助力園區公共資源交易高質量發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