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4日召開的西咸新區投資環境說明會暨入區項目簽約儀式上,新區推出了18條提升營商環境的新舉措。內容涉及企業招商落地、項目建設,生產運營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實現了重要環節、重要節點服務全覆蓋。

  具體內容如下

  第1條

  開辦企業“2小時辦結”

  全面落實“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和全省商事集成注冊改革試點工作,將“企業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單位開戶登記、預約銀行開戶”等環節整合集成為“一件事”,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線上“一個平臺、一體審批”,線下“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實現“一業一證”“一企一證”,企業開辦最快2小時辦結。

  牽頭單位: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第2條

  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

  工業、科研用地推行“標準地+承諾制”,按照施工時序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在滿足規劃條件書技術指標,簽訂土地出讓合同,且具備基坑開挖施工圖紙要求后即可先行核發“基坑部分”施工許可,實現“拿地即開工”。

  牽頭單位:新區工改辦、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第3條

  工建審批“提速增效”

  通過“項目策劃生成、多規合一、多測整合、區域評估、電子審圖、聯合驗收”等全流程在線審批,打造工建審批系統2.0版。政府和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分別壓縮至58和28個工作日。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項目實現“驗登合一”,5個工作日辦結。

  牽頭單位:新區工改辦、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第4條

  水電氣暖訊“一鍵接入”

  推行水電氣暖訊“一次辦”改革,取消外線審批,將水電氣暖訊各類管網鋪設至項目用地紅線邊界,系統集成、一鍵接入,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實現“一張表單、一套材料、并聯審批、聯合驗收”,申請材料壓縮80%,審批時限壓縮60%。

  牽頭單位:新區工改辦

  第5條

  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

  不動產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辦結,一般類登記2個工作日辦結,查封登記和異議登記即時辦結,全面推行“抵押登記進銀行”;新建商品房全面推廣“交房即交證”,探索推行重點項目和產業用地“交地即交證”,不動產登記更加便捷高效。

  牽頭單位:新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

  第6條

  金融服務“優質快捷”

  造高水平“金融輔導員”隊伍,開展“一企一策”精準配對服務;建設新區首貸服務中心,在新區政務服務平臺搭建金融服務板塊,推動線下服務與“信易貸”“銀稅互動”等線上平臺相結合,實現銀企“點對點”對接;創新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鼓勵發展應收賬款融資等供應鏈金融產品;推動企業上市掛牌,引進私募股權投資,三年內設立總規模不低于100億元的創新基金;引導金融機構持續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牽頭單位:新區金融辦

  第7條

  政策兌現“免申即享”

  政策兌現全面“進大廳、上平臺”,線下“一窗受理”,線上“自主申報”,全過程納入“好差評”管理。提升政策兌現標準化水平,“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占比超過70%以上,新區自有普惠政策100%“不來即享”。

  牽頭單位:新區發展改革局、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

  第8條

  創新創業生態“提檔升級”

  聚焦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總窗口建設,強化頂層設計、系統思維和統籌推進,出臺具有力度、溫度、深度的政策體系,到2023年建成投運889萬㎡標準化廠房、產業研發用房、寫字樓宇和配套用房等雙創產業承載空間。

  牽頭單位:新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秦創原創新促進中心

  第9條

  人才保障“全面無憂”

  為轄區高層次人才配備“一對一”服務專員,經認定的新區高層次人才,參照上年度個人財政貢獻度予以100%資金獎勵;在轄區內醫院就診、住院、療養開辟“綠色通道”;推薦高層次人才及團隊核心成員的隨遷子女在新區義務教育階段優質學校、幼兒園就讀;入選“西安英才計劃”各類人才項目,給予最高200萬元資助經費。

  牽頭單位:新區人才辦

  政策

  子女就學

  第10條

  涉企收費“區級全免”

  對所有涉企收費項目實行清單式管理并對外公示,對涉及民生、具有普惠性質的證照工本費等收費項目全部取消,嚴禁水電氣暖訊企業向市場主體收取“接入費”“碰口費”。

  牽頭單位:新區財政局、市場監督管理局

  第11條

  政務服務“一網好辦”

  新區政務服務事項100%接入政務服務網,高頻事項100%實現“全程網辦”,部分高頻事項“秒批秒辦”“無感審批”,簡易事項100%即來即辦。深入推進“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文件”在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工建審批等領域應用。各級政務中心綜窗比例提升到80%以上,全面打造“一窗受理”,開設“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政務服務事項100%納入“好差評”管理。

  牽頭單位:新區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

  第12條

  高頻事項“一次辦好”

  圍繞企業、公民個人全生命周期實現“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改革再升級,將“60多個單個審批服務事項”集成為16個“一件事”,通過“線上一次登錄、一網申報、并聯審批、統一出件”的方式一次辦結,申報材料壓縮60%以上,辦結時限平均壓縮70%以上。

  牽頭單位:新區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

  第13條

  證明事項“四個一律”

  最大限度清理不必要證明事項,對于沒有法律、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依據的,一律取消;證明事項能通過法定證照、憑證、法定文書證明的,一律取消;能通過政府部門間核查、網絡核驗的,一律取消;開具單位無法調查核實、查證的,一律取消。對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管理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逐項列明設定依據、開具單位、辦事指南等。清單之外不得向企業群眾索要任何證明。

  牽頭單位:新區政法工作部

  第14條

  群眾辦事不出“15分鐘圈”

  進一步深化“三服四化”便民服務改革,持續提升街鎮和社區服務站(室)服務能力,以個人事項和高頻事項為重點,街鎮便民服務站可辦事項不少于500項,在產業園區、企業總部、商圈、高校、旅游景點等人員和市場主體聚集區,打造20個標準化“政務服務便利店”。

  牽頭單位:新區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

  第15條

  市場監管“精準高效”

  建立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監管機制,實施“陽光食安”工程和電梯智慧監管改革,創新構建“及時發現、智能分析、精準定位、快速處置”的智慧市場監管新體系,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市場監管全新模式。

  牽頭單位: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雙隨機一公開

  電梯智慧監管

  陽光食品安全

  第16條

  公共資源交易“全網應用”

  入場項目68個交易環節在線操作,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等在線評審項目“不見面”開標,保證金繳退在線辦理,實現參與交易“零跑腿”;取消交易服務、場地服務、信息發布、政府采購保證金以及各類招標、采購、出讓文件等費用,電子保函在各類工程招投標中“全覆蓋”應用,實現辦理業務“零收費”;推行“7×24”即時辦理,符合容缺受理的項目實行“承諾+容缺”制度,土地未競得人保證金交易完成后次日退還,通過遠程異地評標即時共享異地專家資源,實現交易服務“零斷檔”。

  牽頭單位:新區發展改革局

  第17條

  貿易大通道“全面拓展”

  發揮“臨空+自貿+口岸+跨境+保稅+航權”的政策疊加優勢,擴大客貨運航線網絡,年內全貨運航線達到38條,其中“第五航權”貨運航線達到3條,航空貨郵吞吐量達到40萬噸。深化口岸提效降費,實現航空口岸通關時間壓縮80%,通關費用減少50%,為全市對外貿易發展構筑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貿易大通道。

  牽頭單位:新區發展改革局

  第18條

  招商助企“24小時在線”

  開通招商服務直通車,對有意向投資新區的重點企業和項目專人接待、專車接送、一對一服務。為入區企業配備助企聯絡員,定點聯系、定期走訪,解決問題。依托政務服務平臺推出“西咸政企通”手機端,集成招商超市、24小時咨詢投訴、政策發布、獎補兌現、產業鏈供需等功能,緊密聯通新區各部門和市場主體,為企業精準畫像、智能匹配、自動推送各項政策,增強入區企業發展信心和預期。

  牽頭單位:新區招商局、行政審批與政務服務局

  線上辦理:西咸新區政務服務網

  線下辦理:西咸新區及空港新城、灃東新城、秦漢新城、灃西新城、涇河新城政務服務大廳商事登記窗口,各街鎮便民服務站綜合窗口。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