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營商環境既是一個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生產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近年來,首府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成效有目共睹,特別是提出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后,首府營商環境有了質的飛躍。

  “蒙速辦·幫您辦” 自助服務實現政務服務“不打烊”

  自首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來,首府人民已經切實感受到了政府部門在辦事效率上的突飛猛進,只要拿著智能手機下載“蒙速辦APP”,大部分業務都可以線上辦理。不僅如此,在市行政審批政務服務中心,“幫您辦”窗口的設立、24小時字符服務機器的安裝,都是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的具體體現。

  據介紹,“蒙速辦·幫您辦”是依托各級政務服務大廳,由代辦員為重點項目申請人提供政策咨詢、協調推進、協力幫辦等無償服務,有效整合資源,優化審批流程,變“群眾企業跑”為“政府跑”,提升審批服務效能,推動項目早立項、早開工、早投產。推進“蒙速辦·幫您辦”是今年我市政務服務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我市將自治區22類投資項目細化為47類,納入重點項目幫辦范圍,細化并向社會公布服務范圍、業務流程。按照“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思路,在市委辦局明確2-3名“幫您辦”工作人員,在全市政務服務大廳成立工作專班并設置“幫您辦”工作窗口。其中,市本級大廳設置2個窗口9名工作人員,旗縣區共16個窗口116名工作人員,初步搭建起兩級“幫您辦”服務網絡。同時,建立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通過“會商聯審”解決重點項目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我市以接訴即辦服務網絡為支撐,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幫您辦”,逐步構建市、旗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縱向四級聯動、橫向協調配合”的服務體系。

  “這項24小時自助服務便民措施,對于我們上班一族來說真是太方便了!”正在自助辦理身份證補領業務的劉女士說。在市政務服務大廳24小時自助服務區,劉女士先通過自助拍照受理一體機,拍出了符合要求的證件照。經過身份證自助領證機進行身份證丟失補領申請、人像比對、指紋信息采集后,便可通過機器進行繳費。申請辦理成功后,劉女士只需要帶著憑條,便可到24小時自助服務區掃碼領取身份證。建設自助服務區,實現政務服務“不打烊”,讓市民充分體驗到了24小時自助服務的便利。首府在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都建設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公安、稅務、人社等14個部門共3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從8小時向24小時365天“不打烊”轉變,有效解決了群眾“上班沒時辦,下班無處辦”的問題。

  拿地即開工 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隨著市民個人業務辦理效率的提高,企業的各項審批流程也在不斷簡化。

  據介紹,首府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承諾制提前開工改革,社會投資項目簽訂出讓合同、政府投資項目獲得劃撥決定書、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通過規委會審查并形成會議紀要后,企業只需簽訂《企業承諾書》即可先行進行土方開挖,同步辦理后續審批手續,推動建設項目早日開工。簡化流程后,可以大幅提升施工期利用率。通過承諾制提前開工改革,可有效利用規劃設計方案審定后和獲得施工許可證之前的手續辦理時間,將正常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審批時間壓縮了37個工作日,項目開工時間平均提前近2個月,同時明顯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承諾制提前開工改革有效緩解了項目企業的資金壓力,自今年4月2日推行以來,全市總投資約529億元的54個項目提前開工,為企業節約財務成本約2.4億元。

  接受社會監督 突出監督評議的約束作用

  為全面、及時、準確了解企業和群眾對政務服務的感受和訴求,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我市政務服務堅持服務績效由企業和群眾評判,倒逼政務服務水平提升,按照“好差評”政務服務事項、評價對象全覆蓋等思路,線上實現“一事一評”、線下實現“一次一評”。自4月26日起,我市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又集中設立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目前,全市政務服務大廳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943個,定期匯總分析群眾意見,助力服務效能提升。

  此外,為了突出監督評議的約束作用。今年“兩會”期間,以“立法”形式出臺《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提出建議、議案,整合社會資源、拓寬監督渠道,從市場主體、工商聯、新聞媒體中聘請100名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進一步建立健全“人大督、政協議、社會評”的監督提升機制。

  齊抓共管、部門聯動、職責清晰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2021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和便民利企9條措施,將出入境、稅務、醫保、社保等自助服務終端納入各級綜合政務服務大廳,打造“24小時政務超市”;圍繞企業從開辦到退出“全生命周期”,設置“一件事、一次辦”綜合服務窗口,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半個工作日;不見面審批事項擴大至100項,50項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事項實現移動端辦理;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依法依規懲戒失信行為,保護各類企業合法權益,塑造公正、公平、安全、可預期的發展環境。要徹底摸清政府所有未兌現的承諾,對合理合法的承諾,做到“先道歉、后兌現”;對政府職能部門負責的道路維修、拆遷改造、民生項目等,做到“先公告、后履約”;對企業和群眾辦理事項,做到“一次性告知、跑一次解決”。制定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真心實意為企業排憂解難、搞好服務,讓企業能夠留得住、發展好,讓我市營商環境有一個根本性改觀。

  在“十四五”時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將堅持以數字化轉型倒逼服務方式重塑,通過持續推動政務服務“系統通、用戶通、數據通、業務通、證照通”,逐步實現市本級政務服務事項申請、受理、審批、出證、歸檔全程電子化。在2021年底前實現153個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和55個公共服務事項“一網通辦”;2022年底前實現358個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和130個公共服務事項“一網通辦”2023年底,除法律法規規定或涉及國家秘密等情形外,市本級90%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進一步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共性服務為個性服務,大幅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