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名稱

  遠程電子招標投標

  二、創新點、突破點概述

  借助“互聯網+”模式,對公共資源交易實施流程再造,開展了“遠程電子投標”工作。以前企業參與投標,需到現場參加開標會,并制作紙制標書,進行投標報價。整個過程需消耗大量時間成本及人力物力財力成本,經估算每開一次標,合計需要交通費、人工費、材料費及評標費數千至數萬元不等,需要時間一到兩天。如今通過流程再造,研發在線投標系統,依托互聯網技術,投標企業足不出戶,在家即可登入投標系統,輕點鼠標即可完成全部投標工作。實現了投標單位、評標專家“零見面”、“零跑腿”,減少了人為因素干擾,極大的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了交易效率,保障了交易公平。

  三、主要做法

  結合招投標系統全程電子化,全面開展遠程電子投標工作。遠程電子投標具有在線操作、無紙運行、信息公開及全程監管等新特點,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招標投標運作效率、增強公開透明化程度、節約人力物力資源,并實現《招標投標法》及《實施條例》所倡導的公平競爭、優化配置的立法宗旨。遠程電子投標,就是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將原有的招標投標機制加以改進,通過流程再造,研發新的在線投標系統,將傳統的實體開標場所搬到網上,全流程電子化操作,實現了招投標活動各交易主體“零次跑”。不管投標企業身處何地,只需打開電腦登錄系統,完成身份驗證便可參與項目的投標,進行投標文件在線解密、投標人在線質疑、招標人在線回復等操作。同時,在開評標環節,開展了遠程異地評標工作。就是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讓身處不同地域的評標專家通過專門研發的在線評標系統、遠程視頻交互系統,實現無障礙化溝通,在線打分、評標結果、評標報告由系統自動生成,兩地(或多地)評標專家通過CA數字證書中的電子簽名共同進行結果確認,評標結束后,系統自動將開評標時間段內的監控錄像上傳到大數據中心,全程留痕,可查可溯。傳統的評標過程中,專家雖然通過隨機抽取產生,但久而久之,由于部分專業專家資源有限且受地域限制等原因,容易出現“老關系”“熟面孔”等現象,可能存在被個別投標人“攻關圍獵”的風險,帶來打人情分等問題,從而影響評標結果的公正性。遠程異地評標工作的開展,將招標人、投標人和評標專家從地域上實行了隔離,實現了專家資源共享,可有效解決專家資源不足問題,減少人為因素干擾,確保評標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同時,極大提高了評標效率,為交易各方主體及評標專家節省了交通、時間等成本。遠程電子投標的實施,大量減少了人力、物力消耗,招標投標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將逐步向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一是招標人的權利得到進一步保護。招標人通過平臺發布公告、招標文件、補充通知及中標結果更加便利。同時,進一步制約了投標人圍標、串標、造假、掛靠等行為,更加有利于保障招標人權益。二是有利于投標人獲取信息和公平競爭。投標人可以在系統中隨時跟蹤獲取信息、直接遞交投標文件,極大地降低了投標成本,有效降低了投標失敗等主要風險。自遠程電子投標工作實施以來,得到了領導和服務對象的一致好評,服務滿意率大幅提升,營商環境得到極大改善,交易公平得到有效保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