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簡報第134期,刊發淮北市治超工作先進經驗,標題為《安徽省淮北市積極探索“數字治超”智慧監管 有效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監管效能》,具體都有哪些先進經驗做法,咱們一起來了解下。
貨運車輛超限超載運輸是公路管理的一大頑疾。2018年以來,淮北市針對傳統人力駐站執法治理模式存在的現場執法難、廉政風險高、群眾意見大等問題,著力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協同監管,積極探索“數字治超”智慧監管模式,融合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動態檢測與數據甄別等智慧交通技術,自動研判貨運車輛違法違規行為,初步實現對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的科學治理,有效規范了交通運輸市場秩序。
建設“數字治超”動態檢測系統
淮北市研究制定了《交通非現場執法動態檢測卡點建設規范》,在全市重要路段、重點區域規劃建設50余處“數字治超”動態檢測卡點,利用安裝在道路上的動態稱重檢測和圖像抓拍等設備,在不影響車輛行駛的條件下,對途經車輛實施全天候、不停車、智能化檢測,動態采集行駛車輛超限超載、北斗定位車載終端使用異常和非法改裝車輛等違法電子數據,自動核準違章車輛超限超載噸位和超限超載率,有效延伸監管的時間和空間范圍,改變了傳統人力治超執法力量不足、執法人員精力有限和長效管控難以維持的局面。
研發“數字治超”科技支撐系統
一是研究制定了《貨運車輛北斗車載終端在線狀態自動檢測技術規范》,研發“北斗”通訊終端在線自動檢測系統,可快捷高效地自動監測貨運車輛是否入網、是否在線、比對車輛位置和運行軌跡,自動判定相關違法行為并固定證據。二是應用“北斗”及電子圍欄技術研發“黑名單”在案違法車輛自動報警系統,實現市內“黑名單”超限運輸車輛的精確查處,有效破解了車輛逃逸查處難題。三是研究制定了《貨運車輛遮擋號牌識別技術規范》,明確了識別遮牌車輛車牌號的方法標準。創新研發“北斗”和“車貌特征”兩套針對車輛遮牌的自動識別系統,對遮牌車輛實施精準識別,2018年系統上線以來,共識別遮牌車輛4170臺次。
建立“數字治超”監管協作機制
一是構建“源頭—路面”執法監管協作機制,協調全市50多家重點貨源單位安裝出場稱重設備,并統一與治超執法平臺對接,實行出廠單、裝載單合一制度,杜絕二次配載,源頭治本與路面治標相結合,從根本上規范車輛裝載和運輸行為。二是推進“交通—公安”執法科技協作機制,將淮北交通、公安兩部門現有科技設備互相接入,建立交通車輛基礎數據庫和兩部門配套檢測點130余處,交通車輛基礎數據庫有效關聯數據信息量每日新增上千萬條,交通、公安兩部門可實時調取信息,實現路警科技的實質融合。
健全非現場執法工作機制
為確?!皵底种纬庇行嵤?,淮北市制定了交通非現場執法規范,明確交通非現場執法基本要求、執法流程、電子證據的獲取和固化、案件文書的制作與送達、行政處罰的實施和結案等相關事項。交通部門調整舊有執法模式,建立保障非現場執法規范運行的9類23項制度,探索出一套包括告知提示、固化證據、依法立案、文書送達、發布公告、案件處理、逾期處置等步驟的非現場執法流程,強化人與科技協同配合,實現對超限運輸車輛的精確查處。為保障非現場執法效果,實施包括黑名單追蹤、運管系統鎖定、企業責任追溯、貨源限供、失信聯合懲戒、法院強制執行等后續處置措施,形成監管閉環。
建立治超監管跨區域聯動機制
淮北市針對本地區位于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的實際情況,主動赴江蘇徐州、山東棗莊、河南商丘、安徽宿州等9地市,推動于2018年簽署了跨區域聯動治超合作框架協議,建立了區域治超協調機制、治超聯席會議機制、聯動治超工作機制和抄告后續處理制度,有效破解邊際區域執法難題。2021年,淮北市交通部門牽頭研發了“淮海經濟區交通違法違規信息協同監管云平臺”,云平臺具有跨區域信息公告、基礎管理數據互査和交通違法違規信息接收、分發、處置和結果反饋等功能,補齊了跨區域數據共享和協同監管的短板。目前,協作機制運轉順暢,協作區域范圍已擴展到13個地級市和2個省直管縣。
2018年以來,淮北市推進“數字治超”取得積極成效,推動交通執法由“人防人治”向“機防機治”轉變,實現了“查處分離”“罰繳分離”,全過程不干擾貨物運輸、不強制扣車、縮短執法過程,允許違法當事人在規定期間內利用空閑時間接受處理,讓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依規辦事不求人”,既提高監管效能、規范執法行為、化解廉政風險,又便利了企業群眾、增強了貨運從業人員守法經營意識。據評估,2020年,淮北市貨運車輛動態檢測點過卡超限率僅有0.18%,2021年前8個月超限率降到0.03%以下,全市道路、橋梁完好率保持在100%,每年節省道路維修、建設資金近6億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