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業群眾辦事“材料繁”“多頭跑”等問題,最大程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跑動、減成本”,積極在信息系統集成和協同方面先行先試,充分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思維,全力打造重慶智能就業信息系統。

  依托重慶智能就業信息系統,重慶市率先在重慶高新區試點開展“免申即享”就業服務,“一鍵確認”即領補貼,全程“零跑路”,資料“零提交”,企業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助力重慶市構建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主要做法

  共享數據——“精準畫像”

  將市場主體信息和各部門掌握的特殊人群信息向智能就業信息系統歸集,建立重慶高新區區域就業信息數據庫,納入包含納稅、征信、許可、招聘等方面的市場主體信息1000余條,納入殘疾人、失業人員、高校畢業人、外出務工人員等個人信息3.9萬條,通過參保數據建立關聯,描畫出企業經營情況、用工情況和重點就業困難人群就業情況,為就業政策規劃和執行找準路徑。

  主動發放——“政策找人”

  建立政策服務對象模板,從就業信息數據庫中篩選出符合政策執行條件的對象,開展征信查驗、個人信息比對等預審核,通過后以短信形式推送政策兌現信息。企業或者群眾通過手機登錄西部(重慶)科學城微信公眾號,在“免申即享”模塊中完成身份認證后,“一鍵”完成補貼兌現確認,后臺在收到確認信息后即開始資金撥付。

  動態管理——“應享盡享”

  通過在對企業和個人提供招聘、求職、參保、轉移等公共服務中持續收集數據,開展對數據的管理和維護。在基層日常走訪、幫扶、慰問過程中動態更新數據,在春節穩崗留工、人才住房統計、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等專項工作中批量引入數據,數據庫覆蓋面不斷擴大,準確性不斷提高,時效性不斷增強,助力就業政策精準執行、應享盡享。

  主要成效

  1“一屏申領”——無憂辦

  有效破除企業群眾申領補貼難題,實現“企業找政策”向“政策找企業”的轉變。改革以來,就業扶持政策類、職業技能培訓補貼類已基本實現“免申即享”,累計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單位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求職創業補貼”“低保就業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穩崗留工補貼”等補貼資金2187.9萬元。

  2“一屏受理”——快速辦

  創新“自助+全科”快速審批模式,運用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輔助審批,動態篩選政策、更新數據、實時監測,實現用人單位社保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6個高頻事項在一個后臺頁面完成“人機互動、一次審批”,實現單個申報件辦結時間減少15天,辦理時限進一步壓縮86%。

  3“一屏監測”——精確辦

  堅持場景化、系統化思維,利用空間信息可視化技術對區域內企業信息、員工信息、申請情況、兌現信息等運行指標進行全過程監測、立體化展示、智能化管控,實現政策執行“一屏監測”。建立包含申請量、辦件量、辦件時長等信息數據分析模型,為合理調整審批設置、科學分配補貼資金、持續優化就業服務等提供數據支撐。

  功能拓展

  在深度上

  進一步開發“靈活就業社保補貼”“一次性創業補助”“企業招用重點人群稅收優惠政策”等政策的“免申即享”模式,實現在重慶高新區范圍內所有就業扶持政策免資料、全線上辦理。

  在廣度上

  逐步將生育保險津貼、各類殘疾人補貼、退休辦理等業務加入“免申即享”套餐。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8營商.jpg  

數字8.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