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武隆區政務服務中心47號綜合窗口,準備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的王女士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她忘記準備“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一年內出具的公共場所衛生檢測或評價報告”的申請材料了。
看著焦急的王女士,窗口工作人員將王女士的申請業務輸入“重慶市武隆區信易+審批”系統,顯示其信用記錄“良好”。工作人員立即啟動“信易+審批”服務模式,馬上為其辦理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該窗口工作人員表示,按照以往的做法需要8項材料同時具備才能現場辦理,現在信譽良好的辦事企業、群眾僅需要填寫一份承諾書就能辦理了。
據了解,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能,建立“讓數據多跑腿,讓辦事群眾少跑腿”的“信易+審批”服務機制,武隆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等建設了“重慶市武隆區信易+審批”系統,并印發了《在區政務服務中心開展政務服務領域信用承諾工作的通知》,要求區政務服務中心各窗口對符合《武隆區信用承諾事項清單》所列77項事項要求的群眾和企業提供信用承諾“綠色通道”,并將相關信息錄入“重慶市武隆區信易+審批”系統進行跟蹤和督辦,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切實提升政務服務便利度,優化營商環境。
據介紹,武隆區“信易+審批”服務機制可通過3種信用審批模式開展,一是告知承諾型,符合信用條件的申請人承諾其已符合告知的條件、標準、要求的,可以通過簽訂一紙《承諾書》,實現“承諾就批”,即時予以辦理;二是容缺受理型,符合信用條件的申請人忘帶或缺失材料時,可先行受理,加快辦理進度;三是審批替代型,符合信用條件的申請人在辦理適用信用承諾政務事項時,部分證明材料等要件可用信用承諾書替代。
“打造‘信易+審批’是武隆區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難點、堵點,持續推進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不斷提升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質量效率的舉措?!蔽渎^政務辦主任王曉明表示,建立信用承諾制度是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的重要內容,是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舉措,這將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提升群眾辦事創業的便利度、滿意度和獲得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截至目前,區政務服務中心通過“信易+審批”辦理審批事項90件,幫辦代辦15420余人次,開展“雙向免費郵寄”106次,特別是“雙向免費郵寄”服務,由申請人提供相關材料,工作人員“一對一”提供全程幫辦服務,手續辦理完成后,直接郵寄給申請人,大大降低了辦事成本。
下一步,武隆區將繼續全力做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各項工作,積極創新,著力優化武隆區營商環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