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寧市全面深化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2019年度濟寧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成立以來,濟寧市市場監管局充分履行牽頭部門責任,按照上級部門及營商環境評價工作要求,不斷在“抽查事項、抽查比例、抽查頻次、參與抽查單位、單次進企檢查事項、企業滿意度”等多方面創新突破,實現“雙隨機”監管的“六大提升、全面覆蓋”。
濟寧市市場監管局積極要求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做好“一單兩庫一細則一指引一計劃”基礎性文件的出臺,“一單”指《部門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兩庫”指《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市場主體分類名錄庫》、“一細則”指《“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實施細則》、“一計劃”指《部門內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檢查計劃》,并根據實時信息,要求各部門做好“兩庫”動態維護。本年度,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各部門做好了專家學者庫、第三方專業機構庫的錄入、維護工作,不斷明確監管規范,為工作開展打好了基礎。
濟寧市市場監管局以省“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印發的“部門聯合隨機抽查事項清單、計劃”文件為基礎,以“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名義與各部門加強溝通,出臺濟寧市工作計劃及清單,清單共計抽查事項139項,計劃共涉及60個領域、89個抽查事項,并根據任務要求,將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擴充到38個,相較于去年均有了大幅度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錄入執法人員共計1.9萬名,監管對象名錄庫87萬戶,目前全市已發起“雙隨機”檢查涉及市場主體1.4萬余戶,已錄入1萬余戶。
為更好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智慧化、精準化,市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依據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差異化監管流程再造實施方案》,并積極對接市發改委、市司法局起草《濟寧市差異化監管流程再造實施方案》,不斷擴大分級分類管理的領域范圍,并指導各單位在“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中實施差異化監管。濟寧市2021年度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計劃明確了各級各部門在發起檢查任務時,對信用狀況良好的市場主體,適當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對涉及安全、質量、公共利益等領域的重點檢查事項,抽查比例不設上限;對投訴舉報多、信用積分較低、風險突出的監管對象,提高抽查比例和頻次;根據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對接市大數據中心,依托大數據綜合分析,探索風險預警、有效懲戒、績效評價、線上線下協同的一體化監管新路徑,強化檢查結果利用,完善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提升企業信用風險預測預警和動態監測能力,形成了風險監管閉環。
今年市場監管局主動與市稅務、統計、海關、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等部門發起了部門聯合“雙隨機”檢查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各成員單位開展部門聯合“雙隨機”檢查意識進一步增強。同時,積極以市政府名義出臺《濟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在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深化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濟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和規范事中事后監管的實施方案》文件,對“雙隨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積極以全市“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名義,印發《市營商環境市場監管指標工作簡報》13期,結合國評、省評最新工作動態及上級部門最新工作指示,對各級各部門“雙隨機、一公開”工作開展做好實時政策宣傳、亮點推介,要求各部門持續優化工作模式,不斷提升“雙隨機、一公開”工作的社會成效。
作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濟寧市發展改革委員會、濟寧市司法局、濟寧市大數據中心按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多方面創新突破,取得顯著成效。
濟寧市發展改革委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實施信用監管,2021年成功創建全國第三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今年以來,制定出臺信用體系建設制度文件12個,提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水平,累計歸集信息1.7億條,實現“雙公示”“信用承諾”等50類信用數據對接共享,大力推廣信用承諾制,推進審批替代、信用修復、主動公示等6類信用承諾應用,將市場主體信用承諾信息納入信用記錄,歸集公示信用承諾信息95萬余個。制定聯合獎懲措施清單,梳理35個部門702項信用獎懲措施。在政務服務、招標投標、評先評優、融資授信等重點領域開展信用聯合獎懲,累計信用查詢98萬次,嚴重失信主體聯合懲戒8300余次。規范開展信用修復,累計完成行政處罰信用修復2100余件。
濟寧市司法局以服務經濟發展為導向,著力完善營商環境法治體系建設,規范行政執法行為,依法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努力營造高效透明、公平公正的法治營商環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深化“三項制度”落實,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執法培訓體系,提高執法隊伍整體素質,今年以來順利完成了全市20982名執法人員的資格管理和發證工作;創新“移動執法”模式,提升執法監管工作效能,截至目前,全市各級執法部門已應用網上辦案系統和“濟寧執法”APP辦案93433件,并向“互聯網+監管”平臺、“信用中國”平臺實時推送,避免了執法部門的二次錄入;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全市各級執法部門已依據“不罰輕罰清單”辦理不罰輕罰案件13277件,減免罰款金額千萬余元,受益企業近萬家,以更為規范文明、科學高效的方式和優質服務贏得了企業和群眾的理解支持。
濟寧市大數據中心積極聯動各部門,按照國家和省市關于“互聯網+監管”工作部署和《濟寧市“互聯網+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加快推動“互聯網+監管”數據匯聚有關工作,做好全流程、全過程的監管清單化、數據化、協同化、立體化,為優化營商環境市場監管指標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支撐。截止到11月底,本年度共匯聚監管行為、投訴舉報、雙隨機、監管對象、執法人員等各類監管數據131萬余條,為“互聯網+監管”系統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