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是市民最大的資產。今年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精細管理、創新服務、統籌推進,推動不動產登記便利度、快捷度全面提升。

  創新服務,推進“一次辦好”

  今年,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推動全市65類不動產登記業務“一網通辦”,70%業務“一小時辦結”,98%業務“當日辦結”。

  “一窗辦”方面,全面融合不動產登記與稅收征管系統,申請人在同一窗口即可完成不動產登記申請、涉稅申報、繳稅繳費及領取不動產權證書全部業務。二是“協同辦”。

  房轉移登記過程中,購房人“只進一扇門、只提一次申請、只打一次勾”,就可以同步完成用水、用電、供氣、供暖、電視、寬帶、便民卡等7項業務。

  跨區域辦方面,打通異地受理、遠程辦理等環節,在全省率先實現不動產登記“全省通辦”“跨省通辦”,同一登記事項在不同地區間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多地跑”“折返跑”成為歷史。

  “延伸辦”方面,與金融機構、公證機構、開發企業共建260余個遠程服務網點,覆蓋青島全域,申請人辦理貸款、公證或購房業務時,可以直接在金融機構、公證機構或開發企業現場辦理不動產登記。

  “一證辦”方面,對已辦理預告登記的新建房屋轉移登記,依托電子簽名技術實現材料電子化,申請人無需攜帶紙質材料,只需出示身份證或電子身份證,即可辦理不動產登記。

  “交房即可辦證”惠及居民1.25萬戶

  突出抓好城鎮居民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化解工作,解決存量與杜絕新增“兩手抓、兩手硬”。全面深入摸排,成立了市級工作專班,嚴把歷史遺留問題審核認定關口,持續健全完善問題臺賬。創新政策,針對影響產權登記的責任主體缺失、規劃手續不全、建設時點不明等問題,在責任主體補位、建設時點認定、規劃核實補辦、消防安全評估、涉稅手續辦理等方面大膽突破,為問題化解掃清了障礙。還實行“管辦分離,并行辦理”“證繳分離”。對無法及時完成竣工驗收、欠繳土地出讓價款、稅費,整改難度較大、期限較長的問題產權項目,邊完善手續、邊追繳欠款、邊辦證。全市203個住房產權歷史遺留問題項目具備轉移登記條件,涉及居民6.56萬戶。推行不動產登記“交房即可辦證”常態化。明確“交房即可辦證”常態化服務工作流程,實行不動產登記前端與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同步關聯、結果互認,后端與稅務部門深度融合、一體服務,把登記窗口前移至新建商品住房樓盤交付現場,一次完成交房、辦證,從根本上解決交房、辦證不同步問題。今年以來,25個項目實現“交房即可辦證”,惠及居民1.25萬戶。

  打破“信息孤島”,共享67項便民信息

  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標準建設、信息共享、咨詢服務、評價監督等不動產登記規范化建設方面持續發力,為進一步提升不動產登記效能奠定堅實基礎。

  “統一式”標準。制定《青島市不動產登記操作規程(試行)》《青島市不動產權籍調查成果審查規程(試行)》,進一步統一完善全市不動產登記申請要件、辦理流程及審核要點,形成了環環相扣、步步咬合、高效運轉的“鏈條式”工作機制。

  “集成式”共享。打破“信息孤島”,會同稅務、財政、住房城鄉建設等19個部門,共享利用自然人身份、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婚姻登記等67項信息,凡可通過信息共享獲取的不動產登記材料,無需企業和群眾再自行提交。

  “一線式”咨詢。將全市不動產登記咨詢熱線整合為0532-82660001一個號碼,切實方便企業和群眾咨詢不動產登記事宜。

  “閉環式”機制。通過“好差評”“12345”熱線電話、微信公眾號等線上線下評價投訴渠道,建立起評價、反饋、整改、監督全流程閉環工作機制,形成企業和群眾積極參與、社會各界廣泛評價、登記部門及時改進的良性互動。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