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2022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仡?021年,西安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又走過了繁忙和收獲的一年。聯合驗收、掌上審批、中介超市……一項項著力壓減項目審批環節,持續為項目審批瘦身、提速、減負的舉措,有力助推了西安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提質增效,實現資料填報“極簡化”、企業報建“便捷化”、行政審批“高效化”,為優化全市營商環境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成效—:項目前期手續進一步優化

  深入推進區域評估,建立差異化區域評估事項清單和技術標準,公布告知承諾制事項清單,對符合區域評估成果適用條件的項目,相應的審批事項可使用相關區域評估成果直接作出審批決定,推動建設項目評估評審由單體把關、申請后評審、企業付費轉變為整體把關、申請前服務、政府買單,全市已出讓20宗“標準地”、50個項目運用區域評估成果完成審批。加快項目策劃生成,進一步完善“多規合一”空間信息數據平臺,增加上線圖層至300張,通過“一張藍圖”合規性審查完成項目策劃生成數1901個,實現策劃生成項目165個,位列全省第一。

  成效二:項目審批效率進一步提升

  實行線上聯合審圖,打造聯合審圖平臺,將消防、人防等專業審查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實現“一套標準、一家機構、一次審查、一個結果、多方監督”,累計聯合審圖項目484個。實行限時聯合驗收,優化竣工聯合驗收流程,按照“統一系統、信息共享、聯合驗收、限時辦結、統一確認”工作模式,分兩個階段限時驗收,將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工程項目聯合驗收時限分別控制在8個、5個工作日內,累計聯合驗收項目349個。

  成效三: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搭建網上中介超市,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專區,“一站式”提供工程咨詢、勘查設計、測繪、地勘、環評、水保、審圖等多類中介服務,為工建項目審批涉及的用地、工程實施、竣工及不動產測量等測繪類作業提供全流程中介服務,目前網上中介超市已入駐工建類中介機構536家,累計完成交易159筆,交易總金額 7933.52萬元。通過介入式、菜單式、聯動式、規范式、管家式等“五類服務”協同推進,完善全市三級代辦服務體系,市區聯動代辦服務重點工程建設項目628個,涉及審批事項1330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中介服務及總跨度時間平均壓縮48%。

  成效四:全流程審批體系進一步完善

  一是清單管理標準化。編制完善西安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集成事項清單,逐項明確審批流程和審批時限等,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大幅提高審批效率。

  二是審批流程精細化。針對老舊小區、教育、裝飾裝修等10類項目,分級分類制定“主題式”審批流程,實現精細化、差別化管理。

  三是配套政策制度化。先后出臺85項配套政策和制度,公布審批事項改革意見清單和事項材料清單,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費用、增便利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