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堅決扛起優化企業開辦營商環境工作牽頭單位的重要職責,深入調查研究、務實面對問題、堅持改革創新、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實施一系列便民利企的政策措施,部署上做到“一盤棋”、落實上做到“一股勁”,上下同心、部門協同,扎扎實實促進各項優化企業開辦營商環境措施落實落地。
一是企業開辦“一日辦結”。2021年9月29日,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楊先生到政務服務大廳咨詢企業開辦事宜,聽取窗口人員介紹所需提交材料和辦理流程后,當即決定現場辦理注冊登記。經過網上簡單填報,1.5小時便領取了鄂爾多斯市旭昶曄陽工貿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印章刻制、稅務登記同時辦結。截至今年11月底,全區新設企業開辦時間由去年的平均3個工作日壓縮為“一日辦結”,其中85.6%的企業開辦實現0.5日辦結。企業開辦的便利化,進一步激勵了創業者的信心,營造了寬松平等的市場準入環境。
二是多個事項“一網通辦”。2021年9月28日,阿拉善盟礦能地質調查有限公司在阿拉善市場監管局登記成立,在領取營業執照的同時,該公司申請的印章刻制備案、稅務登記、社保登記也一并完成,本以為要跑4個部門、歷時3天的企業開辦業務,僅用1.5小時便通過內蒙古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一次完成。目前,內蒙古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已完成66.8萬人次、43.5萬事項的一次聯辦,惠及企業32.7萬戶,成為整合企業開辦事項、打通多個部門的綜合業務辦理平臺和實現“一件事一次辦”的有力陣地。
三是部門數據“快速共享”。2021年12月9日,呼和浩特市賽罕區王先生于15:22分通過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申請注冊了呼和浩特朝聚光學眼鏡有限公司,同時勾選了公安刻章、稅務登記、社保登記的業務聯辦。12分鐘后,通過部門間數據一次填報、實時共享,公安、稅務、社保部門很快也辦結了各自的業務,通過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將結果反饋給了王先生。我區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上線以來,市場監管、公安、稅務、人社、住建、銀行等企業開辦部門間累計交換共享信息172萬余條,通過數據跨部門傳輸,減少企業開辦申請材料12種,整合重復采集信息32項,數據傳輸時間壓縮至15分鐘內。
四是新設企業“免費送章”。2021年4月14日,申請人徐先生在錫林郭勒盟政務服務大廳通過綜合受理窗口,選擇企業開辦“六合一”套餐服務,一次提交辦理了內蒙古恒博消防工程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公章刻制備案、稅務登記、社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繳存登記、銀行預約開戶,并領到當地政府買單,免費為企業刻制的公司、財務、法人3枚印章。截至今年11月底,全區12個盟市均相繼采取地方財政或“政銀合作”方式在本盟市或部分旗縣區實現新設企業免費刻章,累計送出實體印章4.5萬枚,降低企業開辦費用,推動企業開辦“零成本”。
五是身份識別“互通互認”。2021年11月4日,通遼市奈曼旗胡女士登錄內蒙古企業開辦“e登記”APP,經過身份識別、業務確認等環節,順利辦理了通遼市翔威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企業開辦業務,并在線上同步選擇向稅務部門申領發票業務。2021年11月29日,胡女士來到稅務窗口領取發票,稅務部門當即遠程調取市場監管部門企業設立登記時的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經辦人身份認證結果,直接為胡女士領取所需發票。截至目前,通過企業開辦部門間建立結果互認機制,自治區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累計為157.1萬人次提供身份認證服務,企業開辦相關部門累計調用身份信息46.1萬次, 17.2萬人實現“免認證”服務。
六是智能審批“掌上即辦”。2021年12月8日,赤峰市元寶山區平莊鎮陳女士在元寶山區政務服務中心企業開辦專區得知,內蒙古企業開辦“e登記”手機端就能辦理無人工干預智能審批,遂使用手機進行30分鐘的簡單填報后向系統提交了企業開辦申請,幾乎同時便收到了“e登記”發來審核已通過,可以領取營業執照的短信通知,順利拿到了全程無人工干預“智能審批”的營業執照。今年6月10日,內蒙古企業開辦“e登記”增加企業開辦智能審批功能,累計為935戶有限責任公司、3998戶個體工商戶辦理了企業開辦業務,推動了企業開辦“從窗口辦到掌上辦”,實現了審批時間“從天到分”的飛躍。
七是電子證照“集成應用”。2021年11月19日,呼倫貝爾市金爾農畜土特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興安盟可為食品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宏遠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二連浩特市國聯檢驗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電子營業執照手機端APP里,同時多了食品生產、工業產品生產、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等幾個電子許可證,這些原本分屬不同許可項目的許可證,首次實現以國家電子營業執照系統為發放主體的統一歸集應用。我區成為全國第3個實現電子證照與電子營業執照統一歸集應用的省份,目前已累計向全區市場主體發放電子營業執照239.1萬張,生成并歸集應用食品流通許可證、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等17類涉企證照共33.9萬張,為企業辦理后續政務服務事項減環節、減材料、壓時限提供了有力保障。
八是電子印章“同步發放”。2021年6月16日,內蒙古豐苒商貿有限公司在包頭市九原區成功設立,法定代表人馬女士在領取免費實體印章的同時,加蓋了企業電子印章的電子回執也與營業執照同步打印了出來,這是全區第一個領取和使用企業電子印章的企業,也使我區成為了全國第6個實現企業電子印章與電子營業執照同步發放、集成應用的省份,被市場監管總局列為全國企業電子印章互通互認試點地區。截至目前,我區企業電子印章管理系統已通過公安部門調取合法備案電子印模15.9萬個,并全部生成電子印章向企業免費發放和應用,為企業電子印章在全區政務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支撐。
九是政銀合作“提升服務”。2021年11月16日,烏蘭察布市李女士在中國建設銀行烏蘭察布市新區支行代辦人員的幫助下,順利申報設立烏蘭察布市通達配送服務有限公司,在通過銀行配備的自助打照設備拿到營業執照的同時,同步辦理了銀行開戶業務,收到了該銀行贈送的免費印章,一站式辦理了企業開辦業務。我區企業開辦“政銀合作”銀行共15家,設立“政銀合作”代辦網點1272個,覆蓋14個盟市87個旗縣區,累計為11212戶企業提供企業開辦服務,為企業減免各類費用2600余萬元,促進了政務與金融的優勢互補、服務集成。
十是營業執照“異地通辦”。2021年6月27日,國能(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王先生,到烏海市海南區企業開辦窗口咨詢如何辦理分公司事宜,窗口人員詳細演示了自助申請辦理的操作流程、提交材料等相關內容。王先生回到北京后,通過內蒙古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遠程申報設立了國能(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烏海分公司。據統計,內蒙古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上線以來,累計有9.6萬人次通過互聯網在區外辦理了16.9萬筆企業開辦相關業務,有效解決了企業開辦多地跑、往返跑、成本高、耗時長等難點、痛點問題,進一步提升了企業開辦服務的便利化水平。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