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產業發展的最大集中地、全州改革創新的試驗田、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和城市建設的新標桿,湘西高新區用十幾年的時間,將一片荒山野嶺間崛起為一座現代化新城,經濟總量進入全州前列,創造了湘西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奇跡。

  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資。因此,必須要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梢哉f,沒有優質的營商環境,就不可能有湘西高新區今天的發展面貌。

  “我們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第一要素,以‘闖’的精神挑重擔,以‘創’的勁頭開新局,以‘干’的作風求實效,做強主導產業,壯大實體經濟?!?2月23日,湘西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陳曉龍接受媒體采訪時堅定地說。近日,我們深入到湘西高新區有關部門和企業,一探湘西高新區打造優質營商環境的究竟。

  聚力“高新”,筑服務“高地”

  高新引領,追夢在途!

  “要在‘筑巢’的同時,以強烈的開放意識搞好招商引資,讓更多‘金鳳凰’飛來湘西高新區,孵化更多的‘金蛋’! ”“要在大抓產業的同時,抓大產業,讓一個個精品項目入駐,迅速形成強大的生產力,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 ”“要加大研發力度,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做大做強。不斷補鏈、延鏈、強鏈! ”

  湘西州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構建特色優勢產業體系,做大做優做強實體經濟”,其中就包括 “加快建設‘五好’園區”的具體要求——順應產業園區發展新趨勢,統籌推進園區空間布局“三生融合”、形態結構“三態協調”、開發方式“三化聯動”、提質路徑“三創并進”;強化“以畝產論英雄”的導向,提升園區產業專注度和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加快園區機構簡約化、團隊專業化、運營市場化,不斷增強園區產業創新力、競爭力、發展力。

  走進湘西高新區,看到的不僅是一幢幢產業大樓,一個個示范園,一片片熱火朝天的工地,更有資金、技術、人才、項目等資源要素的快速流動和集聚。

  今年來,湘西高新區全力創建“五好”園區,抓項目擴投資,抓產業強實體,抓招商蓄動能,抓服務優環境,抓改革促發展,國家高新區申創成功在望,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項目建設有力推進,“一主三特”產業集群建設成效顯現,招商引資保持喜人態勢,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體制機制改革穩步推進。目前,園區擁有各類市場主體3000余家,擁有國家級眾創空間1個、國家級創新創業示范孵化基地1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1家;擁有省級研發機構8家、“四上”企業136家,高新技術企業39家。

  湘西高新區的決策者們意識到,要在高質量發展征程中搶得先機、贏得主動,必須抓好營商環境這一競爭的核心點、比拼的關鍵點、搶奪的制高點,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構筑起筑服務的“高地”。

  12月23日以來,以“魅力州府新城· 暢享宜居生活”為主題的2021湘西高新區房交會暨建材家居汽車消費節、人才招聘會在湘西民族文化園盛大開幕。這場年末盛宴,正是湘西高新區以一攬子優惠政策,幫助房地產企業實現銷售增長的助企惠民之舉。

  秉為民情懷,造一流“環境”

  規范的政務服務環境,一流的要素保障環境,優良的市場監管環境,穩定的社會治理環境,需要以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平等思維和法治思維來打造。

  今年以來,湘西高新區深化行政審批改革,實現園區事園區辦,組織實施好承接的171項行政審批事項,腳踏實地地開展相對集中行政審批,實現一個大廳辦事、一枚印章審批、一支隊伍服務,用行政審批的“減法”換取企業發展的“加法”,吸引更多的戰略投資者長期投資、深度投資。

  在硬件設施建設上,湘西高新區推進區、街道、社區三級政務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統一政務服務中心場地建設、統一規范政務服務大廳布局、統一規范政務服務大廳窗口設置。同時,加快“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做到基層群眾辦事不出社區、企業辦事不出園區,實現政務服務全覆蓋。

  湘西高新區始終堅持把“法”和“紀”挺在前面,從嚴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堅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防止一放就亂,一管就死,著力解決市場監管“兩難”問題,全力保障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真正實現辦事不求人。

  湘西高新區紀工委監察工委為助推營商環境優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去年以來,建立聯系服務企業制度,明確每個紀檢干部固定聯系5至7家重點企業,每月深入企業走訪一次,緊盯企業反映強烈的難點、痛點,點對點解難題,倒逼各級各部門主動擔當作為,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濃厚氛圍。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湘西高新區及時兌現惠企政策,全面梳理涉企優惠政策,設置“優惠政策兌現”窗口,積極開展優惠政策宣傳,實行優惠政策兌現“一把尺、一冊辦、一網辦、一窗辦、一號辦”,讓企業切實享受政策紅利。同時,按照“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三年行動要求,繼續推行領導干部“三聯”工作制,對全區20項重點工作、56個重點項目、46個重點企業采取“組團服務”,不斷強化領導干部主動服務項目、協調問題意識。

  “項目警官制”是湘西高新區一項創新舉措。對項目建設中發生的強行阻工、參工參運等行為依法嚴厲打擊,做到經濟建設發展到哪里,公安民警超前站位到哪里,公安工作貼身服務到哪里,大力營造領導重視、部門配合、干部參與、群眾支持的重商親商氛圍。

  “優”無止境,建好扮靚“新家園”

  湘西高新區將“營商環境”優化目標放在了基礎層面上,并分解為“人文環境、宜業環境、政策環境”三種類別,從底層邏輯上進行了梳理,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優化。

  營造人文環境強認知。湘西高新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落實“12355”發展理念的一號工程,2020年啟動了“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三年行動,逐年制訂年度計劃,并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協調上統籌聯動;在人員上充實力量;在措施上開拓創新;在經費上強化保障,做到主要領導親自研究、親自調度、親自推動,形成高位推進、高點謀劃的工作局面和全員參與、全員重視、全員主動的工作氛圍。

  打造宜業環境聚人氣。堅持“產城融合、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讓新型城鎮化與產業化相互推動、相互促進,將園區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州府新城、產業新區”。通過近幾年努力,已建成6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正在建設64萬平方米西區標準廠房。毗鄰廠房建成公租房7棟1613套,設計6.7萬平方米人才公寓已開工建設,全區標準最高的優質公辦學校溶江幼兒園、溶江小學、溶江中學,以及公辦醫院吉鳳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使用,兩條沿河風光帶、4A級景區民族文化園、愛琴海商業廣場、宏大商業廣場等一批綜合配套服務設施陸續投入運營。州府新城為企業落地、員工入住系統解決就住、就業、就醫、就學等現實問題,提供溫馨的人居環境。

  創新政策環境增活力。湘西高新區從政策環境入手,圍繞全流程服務,釋放政策紅利。圍繞項目招引,制定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總部經濟優惠政策》等文件,以優厚條件吸引企業投資。圍繞企業扶持,下發了《支持工業企業發展的十大優惠政策》《優勢產業鏈建實施方案》,從廠房租賃、費用減免等方面進行獎補,扶持做大做強。圍繞降低運行成本,出臺了《財政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實施細則》,制定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與建設銀行合作開展了“助保貸”業務;與省中小擔公司、光大銀行合作,向州融資擔保公司注資,開展了企業融資推薦,努力降低融資成本,讓金融活水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