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1智慧中國年會智慧城市與數字經濟專場論壇在武漢舉辦,從2005年到2021年,秉持著探討發展規律,共謀美好未來的理念,智慧中國年會已到了第17個年頭。本屆年會以“智慧城市與數字經濟:關鍵時刻的戰略抉擇”為主題,聚焦智慧城市、數字經濟、城市超級App等開展深入探討、交流與合作。
圖.大會現場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蓬勃發展,新基建的持續推進,數字經濟發展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在疫情沖擊和全球經濟下行疊加影響下,我國數字經濟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長,是同期GDP名義增速的3.2倍多,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汪玉凱教授就如何理清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思路,了解城市數字化轉型趨勢和目標、城市數字化轉型遵循的價值及城市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展開主題演講。
精確指出大中小城市都在加快智慧城市發展,轉型要找準自身的問題,要有問題導向。必須立足實際,明確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戰略,清楚優劣勢,這是城市數字化轉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動能。
“數字社會是人類社會的映射,它具有數字化,網絡化,大眾化的特點。數字是人類社會目前掌握的能夠溝通最高效、互相之間折損最少的一種溝通方式。當今社會正發生著產品向服務,物質向掅神,有界向無界等 重大演化?!?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北大時空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力龍信息董事長吳余龍說道。
圖.主題演講《破解數字經濟密碼,重構數字城市體系》
隨著新一代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作為一種強大的生產要素進入經濟活動,對資源配置效率產生重大影響。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院長助理、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網信智能中心主任傅毅明在大會上闡述了基于“自主編碼+可信鏈”構建的新型碼鏈融合數字身份?!皵底稚矸萑诤狭巳?、物、時間、空間、加密等關鍵要素,通過“碼+鏈”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實現鏈上鏈下數據的唯一性、安全性和可共享,是構建互信、互聯、互通的全球網絡應用生態,激活數據要素流通交易,加快數字化發展的新型數字基建設施?!?/span>
眾數(廈門)信息科技公司總經理吳炳坤在破局智慧城市發展瓶頸上提出觀點:“數據要素市場生態體系日趨完善,主體趨于多元化,行業應用不斷拓展。數據生產要素時代已來,智慧城市是數據要素匯聚地。為新型智慧城市建立一個良性的生態運營系統,實現持續可運營模式,為產業方建立一個長期、全面、深度的數據資源服務平臺。激活城市數據要素,提供數據要素流通運營服務,進而助力產業數字化,服務數字價值化?!?/span>
下半場聚焦綠色數字經濟發展,共同探討在數字經濟的大環境下,如何以綠色節能倒逼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質量效益提升,進一步培育城市經濟發展新動能。
國脈集團董事長、首席研究員楊冰之在會上就綠色數字經濟發展發表觀點:加快布局綠色技術創新是實現碳中和的核心驅動力;數字技術是綠色技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綠色智慧城市是著眼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化和數字化融合。
IDC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新基建”助力著產業發展。但要實現IDC與綠色節能接軌還存在不少難點。長江水利委員會規劃設計集團創新部總經理熊漢兵在演講中說到:“現有利用自然冷源技術方案無法解決自然冷源利用率不高的問題,反過來也可以說,自然冷源利用率不高是因為現有技術方案而導致?!?/span>針對這點,他介紹了一種自然冷源與電制冷高效耦合供冷系統,創新性解決了上述問題,使自然冷源利用率實際可達到90%以上,基本上實現應用盡用。“
會上,由國脈城市App研究中心副主任繆巧巧正式發布2021第一屆中國城市App發展水平評估報告。
現場根據評估結果評選出2021城市App綜合示范獎、2021城市App創新服務獎、2021智慧城市優秀運營服務商、2021智慧城市優秀解決方案提供商四大獎項,共計40余家優秀單位獲獎。
儀式上鄭州市大數據局副局長盛鐸作為獲獎代表進行分享,講述鄭好辦App對標先進城市,結合技術優勢,優化底層架構,使用的“雙中臺” 頂層框架打造集約化,智慧化,一體化,便捷化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的改革路徑。
力龍信息易小政機器人、綠色經濟發展評估系統、數字招商平臺、智能招商管理系統、招商線索發現平臺、節能寶平臺、首席節能官論壇等行業新品集中發布,均為業內創新智慧凝聚的成果,業務服務性和針對性極強。
本次大會邀請了數字經濟、城市App發展、綠色節能等領域的專家與領導,探索實踐,圍繞解決重復建設、數字壁壘和制度障礙等問題,突破思維局限,重構創新。在200余位嘉賓的熱情參與下,論壇圓滿結束,共同見證數字經濟下的智慧城市新型經濟形態,展望循環供需新戰略格局。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