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軟實力、硬支撐,如同陽光、空氣和水之于花草樹木,不可或缺。

  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優化營商環境重要論述,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滾石上山的毅力,加快改革攻堅步伐,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江西辦事不用求人、江西辦事依法依規、江西辦事便捷高效、江西辦事暖心爽心”的營商環境品牌更加響亮——

  2021年12月20日,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發布《2021年江西省營商環境指數報告》,我省營商環境評分為4.61分,高于全國和中部地區平均分值,達到“優秀”水平。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币唤M數據為我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寫下生動注腳:2021年前11月,我省新增市場主體116.2萬戶,凈增75.1萬戶。

  營商環境的優化,關鍵在持續用力、響鼓重錘、縱深推進。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改革工程”,爭當全國政務服務滿意度一等省份。

  優化營商環境,江西一直在路上。

  “江西辦事不求人”——以制度創新為先手,打造公正透明環境

  盡管已經過去幾個月,但鄒雯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次辦理企業登記時的細節——

  2021年5月17日9點05分,她帶著申請開辦貿易公司的材料走進進賢縣行政審批局。在導辦員的協助下,完成了企業設立、企業公章刊刻、申領發票等6個環節的申請流程;11點48分,在企業開辦綜合取件窗口拿到了營業執照、稅務發票和企業公章。

  全程僅兩個多小時。鄒雯切身感受到了政府服務企業的誠意和效率,也堅定了她扎根當地創新創業的決心和信心。

  這得益于進賢縣推行的“認流程不認面孔、認標準不認關系”的企業開辦無差別服務?!罢麄€服務流程全程可溯、陽光透明,杜絕了‘跑關系、找熟人’才能辦成事的不良現象?!边M賢縣行政審批局負責人說。

  “江西辦事不求人”,這是衡量服務型政府建設成效的一塊“試金石”,更反映出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決心。

  聚焦制約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我省從一項項具體事項抓起,著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開展工程建設、教育、醫療、體育等領域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專項清理行動,糾治一批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違規設置隱性條件問題,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地。

  大力度強化要素保障。出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施方案、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實施意見,著力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施融資、涉企收費、政務誠信、公共資源交易、第三方評估等五大領域專項治理,持續凈化市場環境。

  “證照分離”改革縱深推進。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全覆蓋,取消審批事項9163項,審批改為備案事項9911項,實行告知承諾事項超1.2萬項,優化審批服務事項超6.2萬項,限制資源要素充分流通、自由流通的“條條框框”被加速打破。

  “江西辦事依法依規”——以良法善治為路徑,護航企業健康發展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眱灮癄I商環境的關鍵是進一步規范和創新監管執法、加大司法保護力度,保障市場主體依法自主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近日,贛州市某企業因在經營過程中使用違法廣告語,涉嫌違反廣告法,面臨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處罰。贛州市市場監管局經立案調查后,認為該企業屬首次違法違規,違法廣告發布時間短,事發后企業積極配合調查取證,認真整改,最終依據免罰清單,決定對其免于行政處罰。

  去年8月,我省正式實施全省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制度,明確了市場監管領域15個方面共100項不予處罰的輕微違法行為,以執法的審慎包容,向市場釋放溫情與善意,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用法治之手為各類市場主體架起了一張“防護網”,我省把對企業的平等保護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用法治力量為企業發展提供強大動能——

  立法保障日趨完善。2021年1月1日起,《江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在市場主體保護、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用對政府的“硬約束”換來企業發展所需的優質“軟環境”。

  監管方式不斷創新。強化部門聯合執法,去年開展聯合檢查2452次,檢查頻次大幅下降。探索包容審慎監管。加強信用監管,由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西日報社、省內18家金融機構共同打造的“法媒銀·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權益保護持續加強。出臺辦理涉民企刑事案件“少捕慎訴”8條意見,推動涉政府產權糾紛治理,重點整治“新官不理舊賬”、招商引資政策不兌現等問題,幫助企業維護合法權益8億元。

  立法有力度、執法有溫度、守法有強度……以“江西辦事依法依規”為導向,我省正在創造一個公平透明、雙向約束、有所期盼的營商環境,從而讓市場主體深扎根、謀長遠,讓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

  “江西辦事便捷高效”——以深化改革為抓手,厚植創新創業沃土

  去年10月,“贛服通”電子印章系統正式上線。企業和群眾在辦事中奔波多個部門進行“簽字確認、加蓋公章、紙質流轉”等問題得到破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水平,讓群眾和企業辦事便捷、高效,是優化營商環境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我省把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作為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關鍵之舉。

  短短3年時間,“贛服通”從1.0版升級至4.0版,近700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近3500項服務事項實現“無證辦理”,用戶數、日活躍量、上線服務和電子證照數量居全國同類平臺前列。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做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方能讓群眾舒心、企業順心。

  聚焦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我省大刀闊斧深化審批改革。制定全省統一行政權力清單,涵蓋行政權力事項1860項。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59個地區(含開發區)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持續推進“減證便民”,341項證明事項和31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

  對標先進推進便利化改革。我省在全國率先推行“一照含證”改革,大力推廣“六多合一”集成審批等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1.5個工作日以內,不動產登記、抵押登記分別壓減至3個、1個工作日。

  線上線下優化辦事服務。編制全省惠企政策服務事項辦事指南,開通網上“惠企政策服務專區”,設立惠企政策大廳專窗,為企業提供幫辦代辦服務151萬次。

  “江西辦事暖心爽心”——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進惠企紓困解難

  免申報、零跑腿,山東省誠信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的賬戶上,最近收到了由南昌市灣里管理局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發放的企業穩崗返還資金。企業人力資源部主管樊佳麗感慨道:“這樣的服務真是太貼心了?!?/p>

  2021年,我省推出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免申即享”服務,直接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精準發放穩崗返還資金。截至當年10月底,全省已通過“免申即享”方式向1.47萬家企業發放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27億元,惠及職工58.38萬人。

  由“人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人”,讓惠企政策精準易享,是我省叫響“江西辦事暖心爽心”的一個縮影。

  我省堅持把優化服務作為突破口,進一步強化主動服務,加大惠企紓困力度,持續完善幫扶機制,推動更多惠企利民政策實現“免申即享”“應享盡享”,以實實在在的辦事便利和改革紅利,不斷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利好政策高頻出臺。2021年,在全國率先出臺減稅減費減租減息減支“32條”,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健康發展15條政策,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負超1700億元。

  惠企幫扶全覆蓋。建立領導干部掛點開發區和企業“白名單”幫扶機制,省市縣三級領導每年開展“入企走訪連心”活動,103個開發區和1.4萬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聯系幫扶全覆蓋。

  違規懲治有力度。去年前三季度,全省共查處影響和破壞營商環境的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吃拿卡要等問題1313起、186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847人。

  2021年11月1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21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我省營商環境滿意度居全國第11位,較上一年提升7位。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發布的《2021年江西省營商環境指數報告》中,超九成企業認為近三年江西省營商環境持續改善;近七成企業選擇江西為再投資地點;九成以上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對江西省營商環境感到滿意。

  耕耘更知韶光貴,不用揚鞭自奮蹄。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腳步仍在闊步向前,向著更深更廣的領域挺進。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