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作為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始終以堅定不移做“兩個確立”忠誠擁護者、“兩個維護”示范引領者為使命擔當,著力構建共同富?,F代化基本單元,推進省域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用心用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社區歸屬感、認同感。

  以基層黨建為統領,構建一元多方治理新格局。推行社區“大黨委制”,構建社區、小區、樓道縱向一體,市場主體、社會組織、轄區單位橫向聯動的黨建全覆蓋機制。

  高質量完成新一輪村社組織換屆,全省社區選民參選率達96.5%,黨組織書記參選村(居)民委員會主任平均得票率達91.2%,“一肩挑”率達98.43%;同步推進新一輪村規模調整,全省建制村數量從2017年底的27458個調減至19806個,鄉村布局進一步優化,資源進一步整合。加快“五社聯動”步伐,建成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458家,備案社區社會組織24.8萬個,社會工作師9.75萬人,注冊志愿者1764萬,登記與備案志愿服務組織6.5萬家,覆蓋60%以上社區。落實基層協商民主,形成協商內容、主體、形式、程序、成果閉環運行,建立村民說事、社區議事會、鄉賢參事會等民主協商平臺,暢通群眾參與基層公共事務有效渠道,展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畫面。

  以實驗創新為抓手,探索城鄉基層治理新樣本。積極開展國家級、省級城鄉社區治理服務創新實驗區及和諧自治標桿區等實踐實驗、先行先試,形成了諸暨“新楓橋經驗”、武義“后陳經驗”、安吉“兩山轉化”、桐鄉“三治融合”和寧?!靶∥嗔?6條”等經驗案例?! ∪蛲七M未來社區建設,以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為中心,聚焦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構建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等場景,打造有歸屬感、舒適感和未來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率先全國建立農村社區建設測評指標體系,將農村社區劃分為引領型、完善型和提升型,促進分類指導分層提升。目前全省32個國家級和68個省級實驗區,成為浙江基層治理創新的主陣地,有關做法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十大社會治理創新獎”。

  以數字改革為牽引,打造省域精密智治新模式。充分發揮浙江數字經濟優勢,全面深化數字化改革,實現民政領域16個民生事項“一證通辦”;深化“基層治理四平臺”建設,整合基層治理資源和力量,開發“城市眼云共治系統”“鄰禮通”“智慧村社通”等應用場景;推進“城市大腦”向社區延伸,實現社區治理精密智控、精準服務、閉環管理。開展智慧社區試點,從夯實智慧社區基礎、完善治理服務平臺、提升智慧治理能力、提高智慧服務水平、打造社區智慧場景五個方面探索基層智治新模式。

  各地瞄準居民所憂所急所盼,積極拓展各類應用場景,開發了“一表通”“善治積分”“線上百姓議事會”“村務陽光票決”等應用場景,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

  以政策體系為支撐,架構基層治理制度新體系。推動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的決定》《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協商的實施意見》《關于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夯實基層治理制度基礎,推進基層治理向縱深發展。

  加強廳校合作與理論研究,成立浙江基層治理專家委員會,動態總結基層治理最新成果,編撰出版了《長三角基層治理藍皮書——和諧共治與精密智治的制度創新》《面向未來:浙江社區治理的創新》藍皮書和《社區治理共同體創新的浙江樣本》,展現基層治理“重要窗口”頭雁風采。持續推進村社減負增效行動,出臺《浙江省村(社區)減負清單指引(2020版)》,建立上級事項過篩統合機制,對落到基層事項實行縣組清單管理,納入年度工作考核,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以財政投入為主體,建立基層運轉保障新機制。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體的村(社區)基本保障制度,村干部基本報酬和社區工作者薪酬與當地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掛鉤,落實省定村級組織運轉經費、社區工作經費和社區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財政保障標準,建立健全正常增長機制,實行定期動態調整。

  完善專職社區工作者“三崗十八級”薪酬保障制度,加大從優秀村(社區)干部中考錄、招聘鄉鎮(街道)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力度,落實鄉鎮干部經濟待遇高于縣級機關同職級干部20%以上政策。健全常態化典型選樹激勵機制,逐步形成最美社區工作者、社區工作領軍人物、擔當作為好支書等為標桿的先鋒群像,激勵村(社區)干部創業創新、共同致富。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