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釋放數字經濟新活力。深入落實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完善支持政策,加強算力算法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出20個重大應用場景,推動形成區塊鏈、人工智能、擴展現實和超高清顯示等產業集群。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3.0建設。指導支持平臺企業在合規中轉型發展,培育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全面提升金融業核心競爭力。加強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建設,爭取落地一批國家級金融基礎設施。推動高水平金融開放合作,積極吸引更多重要金融機構和金融組織。全力支持北京證券交易所創新發展,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培育推動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上市。深化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打造綠色金融和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有效激發新供給新需求。積極適應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費業態變化,深入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專項行動,鼓勵綠色消費,豐富數字消費,發展體育消費,創新生活、文旅消費,大力孵化新消費品牌,擴大優質消費供給。統籌推進現代物流基地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

  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

  縱深推進“兩區”建設。加強服務領域規則建設,積極創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打造數字貿易示范區。實施園區(組團)發展提升專項行動,完善自貿試驗區管理體制機制,努力在人才服務、知識產權、國際收支、跨境貿易等領域實現改革突破。著力構建以科技創新、服務貿易、先進制造等為特色的綜合保稅區格局,提升航空“雙樞紐”國際競爭力。扎實推進中德、中日等產業園建設。

  不斷強化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加快推進第四使館區、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等重大項目,優化國際醫院、國際學校布局,打造高品質人才社區,落實國際交往語言環境建設條例,提升城市國際化服務水平。實施新一輪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深化京港、京澳、京臺交流合作。

  推動更多事項由網上掌上“可辦”轉向“好辦易辦”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建設國家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扎實推進5.0版改革。堅持從辦好“一件事”入手,打造“無事不擾、無處不在”的“6+4”一體化綜合監管體系。通過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帶動更大范圍的告知承諾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數字政務建設,推動更多事項由網上掌上“可辦”轉向“好辦易辦”,讓企業和群眾享有隨時在線、集成便利的政務服務。實施好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系列政策,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措施,發展壯大市場主體,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打造“京通”“京辦”“京智”三個智慧終端

  實施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全面落實四級規劃管控體系,全力打造“京通”“京辦”“京智”三個智慧終端,擴大“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慧治”覆蓋面。以推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城管等建設為示范,以開展數字化社區建設為試點,大力提升城市服務管理水平。

  落實城市更新行動計劃。有序推進老舊樓宇、老舊廠房等6大類更新項目,完成老樓加裝電梯200部以上,支持配合央屬產權單位老舊小區改造。

  加強交通綜合治理。重點整治醫院、商圈、學校等周邊地區堵點,推廣共享單車電子圍欄,開展電動三四輪車綜合治理。推動停車改革向路外和居住小區延伸,做好停車智能服務。加快軌道微中心建設,提高重點站區服務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加速多網融合,提升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接駁換乘便利度,編制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優化改造軌道交通既有線網,推進城市慢行系統與濱水道路、園林綠道互連互通。

  提高12345市民熱線接通率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大力開展節能全民行動,穩步推進碳中和行動。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動,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推動出臺節水條例,深入開展“清管行動”,完成第三輪城鄉水環境治理。優化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連通性和安全性,確保新一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圓滿收官。

  完善多元參與基層治理格局。落實接訴即辦工作條例,健全配套制度,提高12345市民熱線接通率,做實網格化服務,提升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能力。堅持不懈抓好兩個“關鍵小事”,促進居民養成生活垃圾自主分類良好習慣,推動垃圾回收市場化體系全覆蓋;持續治理物業管理突出問題,更多發揮業委會作用,形成多元協商共治合力。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