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
2021年,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司法局的具體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 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 年)》和省、市政府關于法治政府建設的相關部署,認真謀劃、嚴格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穩步推進?,F將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夯實法治政府工作的基礎
我局作為2019年機構改革后組建成立的政府工作部門,主要承擔我市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信息安全等工作職責。局領導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注重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手段加強單位自身建設和業務管理。一是健全法治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局長劉佳晨同志作為我局法治政府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副局長王卓民同志具體負責分管政府法治建設工作,局辦公室統籌負責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的落實,并指定專人擔任法治專員,各業務處室與局屬單位密切配合,保障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加強法治學習培訓。局黨組會專題聽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匯報,學習《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 年)》等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全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探索舉辦全局雙月學法活動,組織開展法制講座培訓,學習《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提升全局人員依法行政觀念。全局公務員按要求在學法平臺參加了公務員人員學法考試,成績全部達標。三是完善、確立單位各項規章制度。2021年以來,在法治政府建設方面,我局修訂了《黨組會議事規則》《局長辦公會議事規則》《經費開支管理規定》《合同管理辦法》《采購管理規定》等局內制度文件;確立法律顧問制度,聘請法律顧問,在依法行政、法制審查、重大行政決策等領域提供法律建議,大大加強了我局法治政府建設規范化、專業化水平。
二、強化約束,規范管理,促進依法決策和依法履職
我局在各項重大決策、日常管理、業務實施中,重視進行合法性審查,保證各項決策和履職行為規范合法。一是加強規范性文件審查管理。嚴格執行《深圳市行政機關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市政府第305號令),2021年我局印發了《深圳市政務服務“好差評”實施辦法》(深政數規〔2021〕1 號),已嚴格履行公開征求意見、風險評估、專家論證、公平競爭性審查和合法性審查等程序。二是加強合同審查管理。落實合同合法性審查制度,由法律顧問對我局對外簽訂的合同進行合法性審查。截至12月份,累計審查各類合同120份。三是推進數據立法工作。出臺全國首部綜合性數據法規《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率先探索建立數據產權制度、數據產權保護和利用機制以及數據隱私保護制度。四是加強全市行政許可案卷規范管理。印發《深圳市行政許可案卷評查標準指引(試行)》,進一步明確行政許可案卷的合法性和規范性各項標準,并對案卷內相關法律文書歸檔、案卷裝訂、編目等組織抽查評審,全面促進依法行政工作。
三、數據驅動,科技抗疫,全面加強疫情防控
一是做好內部防控。制定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單位工作人員日常管理,推廣使用視頻會議系統組織召開工作會議,做好機關防控物資管理和使用等后勤保障。二是防控平臺持續優化提升。截至當前,深i您自主申報用戶總量為3,408.19萬人,累計用戶訪問88.42億次,累計亮碼21.35億次,累計掃碼2,506.23萬次。組織開發一碼通(集中隔離風險管理模塊),實現對隔離人員從入住登記到解除隔離全過程流程管理,已覆蓋我市在用全部107家隔離點15,563間隔離房間,得到了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檢查組領導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充分肯定。組織編制國際酒店一體化平臺總體架構建設工作方案,配合編制技術方案,推動國際酒店運營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三是數據支撐作用持續深化。開展疫情防控多維大數據平臺建設,為全市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綜合性指揮平臺提供數據底座。建立省、市、區三級疫情數據共享應用機制,全市191類疫情數據累計交換量76億條,平均每日交換量1,300萬條。在深圳市政府數據開放平臺網站累計發布疫情數據開放專題14個數據集(接口),數據4,203條,被下載17,700次,被瀏覽312,061次,數據接口被調用633,747次,為公眾提供權威的、最新的、準確的數據。
四、深化改革,持續創新,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
我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部署,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政務服務質量。一是“指尖服務”更加優化。印發“i深圳”運營管理辦法,完善運管機制?!癷深圳”APP已接入3個中直單位、43個市級單位和10個區級單位的8000余項服務,累計下載數超2100萬、注冊用戶數超1500萬,公眾號全年預計發布轉載全市重要信息4600余條,視頻號全年預計發布信息500條、推流直播37場,新增“暖心派”英語新聞、“夜讀”等固定欄目,服務內容更加豐富。二是辦事效率顯著提高。全市政務服務事項99.94%“最多跑一次”、91.74%“不見面審批”、89.44%“全流程網辦”,行政許可事項99.29%“零跑動”辦理。今年新增“無感申辦(秒報)”209項、“秒批”336項、“秒報秒批一體化”107項、“免證辦”300項,推出“一件事一次辦”2072個。在福田試點開展告知承諾制改革,推出告知承諾事項66個。上線深圳政府在線法、日、韓等多語種版網站,成為深圳對外政務信息共享和“一站式”對外政務服務新平臺。上線3270個跨城通辦事項,涵蓋穗珠莞等9市。我市自助服務終端部署至東莞、汕尾,支持跨城自助辦理深圳182項事項。與江西贛州、湖北黃岡、河南濮陽、山東聊城等地市簽訂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探索建立常態化協調機制。探索“政銀合作”,超1400臺金融機構自助終端已進駐政務服務事項,查詢量超18萬次。三是事項管理全面規范。與市司法局、市委編辦聯合印發《深圳市政務服務事項和權責清單管理工作指引》,全面規范我市政務服務事項管理。承接省級委托、下放事項133項,調整權責清單533項,完成300項高頻事項表單溯源工作。有序推進2021年度重點城市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政務服務“好差評”)第三方評估的各項迎評工作。四是電子證照應用持續推進。市電子證照系統與省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已上線689種電子證照目錄,涉及4529個事項簽發電子證照約8737萬次,支持調用廣東省2511種6億張電子證照。成功舉辦“全國電子證照共享應用研討會”。五是便民熱線穩步優化整合。推進各類政務熱線優化整合歸并至12345,今年完成36條熱線整合,全面實現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一號接聽”。截至2021年11月,12345熱線平臺累計服務量1960.45萬人次,人工接聽量784.92萬,接通率94.09%,咨詢即時應答率96.08%,受話滿意率98.12%。。
五、廣開渠道,聽取意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我局在依法履職過程中,自覺接受來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司法機關、社會公眾的監督。一是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共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23件,政協委員提案38件,其中絕大部分主辦件、承辦件、分辦件辦理評價為滿意,匯辦意見全部按時反饋主辦單位。相關建議和提案內容主要涉及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審批服務便民化、數據立法、政務數據共享等,我局均在工作中予以轉化落實。二是開展全市政務服務“好差評”。依托廣東省統一網上政務服務平臺,圍繞服務評價、實時上報、差評核實、整改反饋等環節,構建“好差評”閉環工作流程,2021年深圳政務服務好評率超99.9%,差評整改率達100%。三是自覺接受復議監督和司法監督。全年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發生。
2021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鑒于我局成立時間較短,缺少法治工作經驗,很多方面需要不斷改進、完善和提高,離法治政府建設目標還有一定差距。2022年我局將加強統籌規劃,及早研究確定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設重點工作任務并分解落實,更加高效地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021年12月29日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