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安市財政局結合政府采購工作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泰安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統一部署和工作要求,積極打造公開、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購環境,以惠企、利企、便企為導向,采取多種措施,堅持圍繞“四個重點”,不斷創新監管模式,優化監管效能,切實保障了各類市場主體在政府采購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圍繞降低成本 充分發揮“一網辦”優勢

  堅持便民利企,泰安市開發建設了“3.0版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現智慧化交易、精細化服務、一站式公開、大數據分析等平臺的完善提升。特別是為減輕企業負擔,探索實行數字證書(CA)“免費辦”,每年為各方主體節省資金140余萬元;開標活動“不見面”,供應商遠程異地網上簽到、投標文件解密、線上多輪報價,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運行成本;保函“電子化、網上辦”,通過使用保證保函參與交易活動,為全市2517家企業釋放資金4.65億元;交易活動“智慧化”,上線運行“云簽+人臉識別”系統,實現評標專家刷臉登錄和電子簽名,提高了評標效率。同時,在省內獨創“資信標同步推送公示”系統,實現對投標人資信業績的即時社會監督和監督關口前移,上線運行3個月來,已公示招標采購項目4978個(標段)和2.34萬家投標企業(供應商)的資信業績。

  圍繞公平競爭 著力強化全鏈條監管

  開發“電子監管平臺”,實現對政府采購全流程在線電子監管。事前劃“紅線”,印發《泰安市政府采購負面清單》,明確6個方面149項禁止事項,嚴禁采購各方以不合理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事中清障礙,對各類供應商庫(備選庫、名錄庫、資格庫等)開展專項清理,全年共清理項目51個,涉及采購額3.7億元;事后強監管,暢通企業維權救濟渠道,在投訴處理中引入調解機制,探索非強制方式化解矛盾糾紛。同時,強化項目跟蹤監督,重點對80個市直部門的政府采購項目進行跟蹤監督,發現問題逐一對接、督促整改;建立拖欠賬款懲戒機制,設立權益受損維權電話專線,將采購人拖欠賬款列入不良信用行為,并公開曝光處理。

  圍繞優化服務 積極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落實政府采購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通知》《關于規范政府采購分包事項的通知》,發揮政府采購政策功能,對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采購項目和采購包,預留份額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同時,下發《關于深入推進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有關問題的通知》,通過平臺累計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1.5億元。搭建電子金融平臺,推出信用融資“中標貸”業務,累計為中小企業已發放貸款5000余萬元。

  圍繞陽光透明 持續加大信息公開力度

  堅持政府采購交易信息“應公開盡公開”,對項目交易信息包括招標采購公告、答疑澄清、開評標時間、中標候選人結果、評委打分情況、中標結果、招標異常情況、合同簽訂等內容,全部通過電子交易平臺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完成市交易平臺與國家和省網等信息發布平臺的對接,實現數據共享,擴大公開范圍。同時,認真梳理支持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等政策,簡化、優化、細化政府采購業務流程,并在網站和媒體公開,讓各采購主體及時知悉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