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放管服”改革的決策部署,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落實“四個責任”,健全“四個機制”,抓實“四個重點”,著力推進教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四個提升”。

  一、落實“四個責任”,強化職責擔當

  落實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責任,將“一網通辦”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安排部署推進“一網通辦”各項工作。落實分管領導主抓責任,多次主持召開專題研判會和工作推進會,強作風抓落實,帶頭深入分析困難癥結原因,研究改進提升工作舉措。落實機關處室、下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責任,親自推動“一網通辦”各項工作,安排在編在崗、責任心強、能力素質高的同志承擔工作。落實各處室(單位)具體負責“一網通辦”工作同志的具體責任,具體負責同志主動擔當、迎難而上、真抓實干,以問題結果為導向,加強外部對接與內部協同,切實解決堵點難點問題。

  二、健全“四個機制”,確保高效推進

  健全工作領導小組機制,成立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建立“一網通辦”工作專班,制定推進臺賬,列出清單、明確責任、限定時間、掛賬整改,統籌推進“一網通辦”各項工作任務。健全通報督辦機制,將“一網通辦”工作納入機關績效考核,以會議紀要、情況通報等方式,亮成績、曬問題,督促加快工作步伐、加大工作力度。全年共發會議紀要、情況通報13期,整改通知15份。健全問題檢視機制,工作滯后的處室(單位)認真分析查擺問題,在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會議上作情況說明、檢視發言,推進“一網通辦”能力持續提升。健全學習溝通機制,縱向加強匯報溝通,多次書面向教育部相關司局請示匯報“一網通辦”系統對接、數據獲取等相關工作,爭取更多支持。橫向加強與省直部門的學習溝通,獲得更多業務指導,借鑒先進經驗做法。

  三、抓實“四個重點”,打通堵點難點

  抓實事項梳理,持續規范教育政務服務事項,推進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情形化,確保線上線下服務標準一致。35項行政權力事項和11項公共服務事項在省政務服務網達到發布率100%、辦件覆蓋率100%、準確率100%。抓實便民應用,組織開發“普通高考成績查詢”等群眾關注度較高的便民應用,在國家平臺移動端和電腦端共計上線126個便民應用,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移動端和電腦端共計上線134個便民應用。抓實電子證照,對標先進省份,梳理教育領域“普通高中畢業證”等47類電子證照數據,與省大數據中心建立數據通道,向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送1000余萬條證照數據。制作“四川教育電子證照專用章”,實現全省教育領域電子證照“一章通”。抓實創新服務,開展“義務教育入學一件事”等7件“一件事一次辦”的方案制定、指南配置、試點推廣等工作。

  四、推進“四個提升”,實現效質齊增

  推進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2021年教育廳在省一體化平臺直接受理辦結群眾辦件4070件,其中行政許可事項44件、行政確認6件、行政給付2件、其他行政權力2件、公共服務4016件,群眾主動評價率保持在90%以上,滿意率達到100%。推進便民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從僅有“普通高考成績查詢”等5個便民應用到分別在國家平臺和省級平臺上線126個、134個便民應用,全方位打通群眾了解學校情況、知曉教育政策的高效途徑。推進數據共享程度不斷提升,開放教育數據信息資源,在實現“普通高中畢業證”等8類電子證照數據共享應用零的突破后,繼續制作“教師資格證”等39類電子證照,電子證照數據歸集率達到100%,種類歸集全省領先。推進創新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開發完善全省統一的中小學招生入學系統,印發“幼兒園、小學、初中、隨遷子女入學一件事”工作方案,配置辦事指南,擬于2022年在全省試點推廣,切實解決中小學學生、家長辦理入學手續“多頭跑路、多次跑路”頑疾,實現“讓數據多跑步,讓群眾少跑路”。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