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深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聚 焦市場主體關切,從多平臺申報、信息孤島、數據壁壘等問 題入手,充分運用數字賦能,搭建“橫到邊、縱到底”的工 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著力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 “一網通辦”,不斷提高審批效率,優化營商環境。

  一、搭建審批系統,豐富審批服務功能

  一是構建一體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構建市縣鄉三級一體化濟寧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系統設置政府投資房屋建筑類、社會投資民用建筑類等14類審批主題。各主題審批流程按階段劃分,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49個審批事項按照順序關系配 置到每個階段,打造“一表申請、一窗受理、并聯審批”的集成審批模式,實現審批事項、審批流程橫向全覆蓋。

  二是不斷豐富系統功能模塊。不斷提升系統精細化水平,開發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專區、方案聯審模塊、聯合驗收模塊、多測合一模塊等主題功能。以方案聯審模塊為例,行政審批部門受理規劃設計方案審查后,通過審批系統將方案推送至各聯審部門和市政公用單位進行聯合審查,圖紙和意見全部在線流轉,限時反饋意見,提高了審查效率。此外, 還推出“投資項目服務一卡通”,申請人通過微信掃碼,可獲取分類審批流程圖、服務指南、申請材料等關鍵信息,并能在線直接申報,實現“碼上指南、碼上流程、碼上政策、 碼上服務”,辦事便利性不斷提升。

  二、做好系統支撐,推動審批提質增效

  一是推進不同系統互聯互通。針對部門業務系統多,申請人需要通過多平臺、多賬號申報不同業務的問題,積極推進橫向和縱向系統間深度互聯,打通信息孤島。聯通山東省投資項目審批在線監管平臺,申請人只需登錄市級系統即可申請對項目立項賦碼,系統自動將信息推送至省級監管平臺,省級平臺賦碼后自動反饋至市級系統,申請人直接使用審批結果進行后續申報。對接招投標平臺,申請人在招投標時可直接獲取項目立項信息與工程規劃許可證,招投標完成后中標結果實時推送至審批系統,申報單位可免于提交中標 通知書等相關材料。截至目前,濟寧市審批管理系統已聯通 26個業務系統,初步實現“只上一張網,最多跑一次”。

  二是搭建一張藍圖系統。搭建濟寧市一張藍圖系統,統 一技術規范、統一數據來源、統一工作依據,整合形成涵蓋 4大類、9中類、17小類共計24。余個圖層的一張藍圖核心 數據庫,實現數據“一數一源”。系統配置數據展示、差異圖斑分析、空間查詢、統計分析、合規性檢查等功能,區域評估成果納入一張藍圖,為項目策劃生成提供數據支撐,全面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質效。

  三是打造"云上亮證"服務。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項目領域電子證照全覆蓋,實現用地規劃許可證等14個高頻事項電子證照實時歸集。申請人在線申報時,系統自動調取相關電子證照,無需再次提交材料。依托“愛山東”、“濟時通”APP,打通全流程在線審批“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從網上辦升級為掌上辦,申請人可通過手機APP亮證,實現掃碼下載、代替復印件、亮證核驗等。截至目前,已在線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4551個,惠及2178個項目。

  三、強化規范管理,提升審批監管效能

  一是加強中介服務管理。印發《濟寧市中介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加強中介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公布市級政務服 務事項中介服務項目清單40項,包括工程建設項目中介事 項18項。開發上線濟寧市中介服務網,全國范圍內有意在濟寧開展業務且具備行業資質的中介服務機構,均可免費申請進駐濟寧市“中介超市”。目前已入駐中介服務機構412 家,服務審批事項91個。中介服務成果共享至審批管理系統,審批人員在后臺審核時可直接獲取,進一步縮減了審批時間。

  二是搭建審管互動系統。依托濟寧市政務服務云平臺,構建“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審管一條線”的建設工程 數字化審管互動體系,審批完成后系統第一時間將審批結果自動推送至監管部門,啟動對告知承諾制事項的批后核查和日常監管,實現審管結合、信息互通。系統正式運行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共推送審批信息3萬余條,達到“審批事 項快準入、事后監管不放松”的良好效果。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