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辦 “2021年數字政府清華論壇”。論壇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孟慶國代表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課題組發布了《2021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
2021年的評估指標包括7個方面: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在線服務、互動交流、展現標識、監督管理和傳播應用;評估對象包括:53個部委網站(含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不含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32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含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7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政府門戶網站,301個地市級(省會城市除外)政府門戶網站,261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所轄縣(市、區)政府門戶網站。
?。ㄒ唬╊I先網站評估結果
國務院部門網站
部委網站中,稅務總局和商務部位列前兩名,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并列第三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和海關總署并列第五名,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分列七至十五名。得分如下:
?。ㄗ灾螀^)政府門戶網站
?。ㄗ灾螀^)政府門戶網站中,廣東和貴州并列第一名,四川和海南并列第三名,福建、安徽、浙江、湖南、內蒙古、河南/江西分列五至十名,湖北、云南、江蘇、山東/陜西分列十二至十五名。得分如下:
直轄市政府門戶網站
直轄市政府門戶網站中,北京、上海和重慶位列前三名,得分如下:
計劃單列市政府門戶網站
計劃單列市政府門戶網站中,深圳、青島和寧波位列前三名。得分如下:
省會城市政府門戶網站
省會城市政府網站中,廣州、濟南和西安位列前三名,成都和南京并列第四名,貴陽、杭州、長沙、???、南昌分列六至十名,福州/武漢、合肥、鄭州和南寧分列十一至十五名。得分如下:
地級市政府門戶網站
地級市政府門戶網站中,佛山、東莞、郴州位列前三名,蘇州/珠海、威海、宿遷/惠州、鄂爾多斯和無錫分列四至十名,溫州、宜賓、柳州、宜昌/濰坊、煙臺、安順、三亞、馬鞍山、宜春/遵義位列十一至二十名。得分如下:
區縣政府門戶網站
本次區縣政府網站的評估范圍是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所轄區縣。其中,深圳羅湖區、上海楊浦區、北京海淀區位列前三名,深圳福田區和西安未央區并列第四名,北京西城區、廣州黃埔區、成都成華區、廣州增城區、杭州余杭區/上海寶山區位列六至十名,濟南歷城區、深圳大鵬新區、南京江寧區、成都武侯區、重慶沙坪壩區、西安碑林區、深圳坪山區、廣州白云區、廈門思明區/南京浦口區分列十二至二十名。得分如下:
(二)政府網站發展梯度
2021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根據各網站的綜合指數得分,將其劃分為5個層級,并分別用“卓越、優秀、良好、中等、待改進”進行標識。
其中,綜合指數在0.9(含)以上的為“卓越”,指數在0.8(含)至0.9之間的為“優秀”,指數在0.7(含)至0.8之間的為“良好”,指數在0.6(含)至0.7之間的為“中等”,指數在0.6以下的為“待改進”。
國務院部門網站
國務院部門網站中,13家網站位于“優秀”梯度,15家位于“良好”梯度。國務院部門網站梯度分布情況如下:
國務院部門網站梯度分布結果如下(注:各梯度內網站按首字漢語拼音升序排序):
省級政府門戶網站
省級政府網站中,12家網站位于“優秀”梯度,14家位于“良好”梯度。省級政府門戶網站梯度分布情況如下:
省級政府門戶網站梯度分布結果如下(注:各梯度內網站按首字漢語拼音升序排序):
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地市級政府門戶網站
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其他地市級政府門戶網站中,30家網站位于“優秀”梯度,142家位于“良好”梯度。分布情況如下:
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和其他地市級政府門戶網站梯度分布結果如下(注:各梯度內網站按首字漢語拼音升序排序):
區縣級政府門戶網站
區縣級政府門戶網站中,13家網站位于“優秀”梯度,89家位于“良好”梯度。區縣級政府門戶網站梯度分布情況如下:
區縣政府門戶網站梯度分布結果如下(注:各梯度內網站按首字漢語拼音升序排序):
?。ㄈ┲饕攸c
綜合來看,2021年全國政府網站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6個方面的特點:
特點1:全國各級政府網站績效水平穩步提升。與2020、2019年相比,2021年全國各級政府網站梯度分布呈現出“優秀”和“良好”梯度占比提升,而“中等”和“待改進”梯度占比下降的特征。其中,省級政府網站中,“優秀”梯度占比從2019年的28%提升至37%,“中等”和“待改進”占比由2019年的28%降至19%。地市政府網站中,“優秀”和“良好”梯度占比從46%提升至52%,“待改進”梯度從18%降至13%??h級政府網站中,“優秀”和“良好”梯度占比從33%提升至39%,“待改進”從34%降至20%。
特點2:加快推進集約化,探索數據、應用和服務融通。在政府網站集約化試點工作的帶動下,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集約化新模式,按照統一標準體系、統一技術平臺、統一安全防護、統一運維監管的要求,建設集約化平臺、編制標準規范、構建信息資源庫、提供一體化服務、強化安全保障,不斷推進數據融通、服務融通、應用融通。如,貴州省通過“1+5+N”的標準規范體系,解決了數據的匯聚、融通和應用問題,實現數據的“聚通用”。重慶市在“建”、“融”、“用”、“管”和“防”5個方面下功夫,推進全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取得顯著成效。
特點3:充分利用AI等技術,探索政策精準個性服務。依托政府網站信息資源庫,聚焦政策文件,實現政策文件的整合、匯聚和沉淀。海關總署、海南、深圳、佛山等地利用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用戶畫像等技術,對政策文件進行深度加工,實現政策要點化、要點標簽化、資源關聯化,通過“政策直通車”、“政策找企業”、“智能化引導”、“個性化推送”等多樣化服務形式,實現了政策服務的主動化、精準化、個性化。
特點4:強化統籌,推進“跨省通辦”,提升服務質效。針對群眾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現象,2020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提出140項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事項清單。2021年評估發現,浙江、上海、四川、廣東等省市創新制度機制,優化業務流程,強化業務協同,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門壁壘,促進條塊聯通和上下聯動,推進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推動了京津冀、長三角、泛珠區域、川渝、西南五省、東北三省等跨省通辦,實現了異地辦事“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地辦”,不僅提高了辦事速度,還提升了服務溫度。
特點5:整合互動渠道,完善機制,促進公眾參與。北京、廣州、安順等地深入整合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熱點等互動渠道,實現“多端受理、統一處理、同步回復”。在此基礎上,形成互動知識庫,通過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對互動資源進行深度加工和開發利用,實現智能問答、智能推送、智能引導等,提升政府網站用戶體驗。如,北京市等建立健全快速回復機制,實現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簡單問題1個工作日辦結回復”,取得良好實效。自2021年7月以來,累計接收公眾各類簡單咨詢問題9萬余條,100%實現1個工作日辦結回復,回復時效較之以往提升38%,群眾滿意度達到93.8%,民眾獲得感的顯著提升。
特點6:拓展傳播移動化服務,打造“指尖政府”。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移動端日益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基于政府網站信息資源庫,實現政府網站資源向移動端的擴展。國家稅務總局、商務部、廣東省、濟南市等多個地區注重移動端建設和應用,將政策文件、辦事服務、互動交流等拓展至移動端,在后臺“業務統一、數據統一、管理統一”的基礎上,實現前臺“渠道多元化、應用差異化、形式多樣化”, 擴大了傳播范圍,提升了傳播深度,增強了傳播效果。如,圍繞政策文件,積極運用生動活潑、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圖表圖解、H5、短視頻等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出宣傳解讀產品,提高了可用性、實用性和易用性。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