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國務院正式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數字經濟政策三個發展歷程
我國國家層面的數字經濟政策走過了如下的一個發展歷程,具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初步基礎設施搭建階段。這一階段可以追溯到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信息產業部國家計委的《關于加快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和2001年《關于促進我國國家空間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若干意見的通知》,該階段主要在于搭建信息化的基礎設施體系,為進一步的通信技術發展以及衍生的產業轉型夯實基礎。
第二個階段是探索互聯網+的發展階段。在信息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的過程中,通信技術的不斷演進帶來了通訊設備成本的降低和通信服務可得的便捷,這一階段的突出表現是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文件包括2002年的《關于振興軟件產業行動綱要的通知》和2005年的《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等等,以及再次基礎上的一系列“互聯網+”產業布局政策,包括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等等。
第三個階段則是真正形成數字經濟的新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起步來源于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其中首次提出中國將推進“數字中國”建設。之后的一系列政策均關注到了傳統領域與互聯網的融合,這一階段的含義不僅僅是傳統的互聯網+,而是在于互聯網的深度融合,互聯網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催化劑工具,而正在逐步變成真正的反應劑。這一階段的國家政策包括2016年的《國務院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等。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逐步形成了較為完整和科學的數字經濟促進政策體系。比如《2017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寫入數字經濟等等。
數字經濟將迎來新一輪的精細化發展
在政策演進過程中,數字經濟的內涵和定義被不斷的豐富和具體化,此次出臺的《規劃》對該定義進行了綜合提煉,形成了一個科學、完整的數字經濟概念,數字經濟領域存在的概念陰霾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規劃》將數字經濟和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擺在了同等的時代價值位置,明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該定義預示著數字經濟旨在從全要素生產力的角度來推動整體經濟發展,同時在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公平與效率的統一。
在國家層面的指標引領下,數字經濟將迎來新一輪的精細化發展。具體而言包括:
在頂層設計之下,地方數字經濟規劃的差異化設計。《規劃》將數字經濟放在了與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同等重要的位置,指出數字經濟是未來一個時代的代表,農業和工業領域我國各省份、各地市、各區縣均能找到自身的差異化競爭點,同樣在數字經濟也同樣如此,在國家規劃的推動下,各地會陸續出臺適符合自身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的差異化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充分依托自身的客觀條件進行科學的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促進形成多點開花、連點成片的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格局。
數字基礎設施的區域協調布局。目前我國數字基礎設施整體建設進程良好,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數量和規模都在不斷提升,但受到資源集聚的影響,已經開始初步呈現區域分布不均的問題,因此,我們在加快推進數字技術設施建設的同時更要從優化角度入手,促進區域間的協調布局,在呈現差異化發展的過程中仍然要注重數字經濟的普惠性。
從追求規模為王到單項冠軍,將大產業的市場占有逐步轉變為關鍵領域的技術領先。我國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龐大的市場,因此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占有率很高,貢獻了世界相當一部分比重的數字經濟產值,但是,我們仍需要意識到我們在一些關鍵領域上面的技術缺失和產品缺失,下一階段的數字經濟發展要尋求在重點領域的技術突破,掌握主動權,從提高核心競爭力的角度促進數字經濟的提質增效。
數字公共服務從均一化、同質化到重點區域的精準服務。《規劃》指出了要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水平的重要任務,因此我們可以依托數字技術,減少信息不對稱,對于一些重點區域,比如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脫貧地區等提供精準對口服務,從數字教育、數字醫療等業態出發豐富該區域的公共服務供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進共同富裕。
綜上,竊以為,我國數字經濟的政策和規劃體系已經從最開始的混沌摸索逐步轉變為有條理、有邏輯、有針對性的科學布局,未來,在國家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下,數字經濟將迎來精細化發展時代,從差異化布局到區域協調再到重點領域的技術突破和公共服務的對口幫扶,一個更多元、更完善、更有競爭力的數字經濟正在路上。
(本文作者介紹: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