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中小企業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目前,各地在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現擇優選取部分地方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做法予以刊發。
本文將介紹廣東省揭陽市的經驗做法。廣東省揭陽市圍繞日用塑料品行業數字化轉型,以重新配置生產資源、降本提質增效創收為根本目的,通過產業聯合體、“陪跑”專業智庫、中央工廠樣板、“有效市場+有為政府”配套資源和要素,打造的數字化實效樣板,帶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揭東地區日用塑料品產業轉型升級,對破局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難具有重要啟示。
為破解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題,改變傳統產業集群落后的生產方式,改變發展質量不高、產能過剩、創新力不足、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廣東省揭陽市以重新配置生產資源、降本提質增效創收為根本目的,采取“產業聯合體、‘陪跑’專業智庫、中央工廠樣板”的做法,推動日用塑料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一、具體舉措
?。ㄒ唬┥鷳B主導,組建“懂行”的產業聯合體生態型組織,填補傳統產業與數字化技術之間的鴻溝。推動傳統產業集群轉型已不是數字技術的單點應用、局部的自動化改造與設備更新,而是推動集群產業重構和升級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組建懂行的產業聯合體生態型組織,形成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的矩陣效應。廣東省揭陽市堅持市場化資源配置和生態主導原則,引導具有行業工藝、設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能力的第三方服務商牽頭,匯聚注塑行業工藝智庫、全球先進設備商、行業數字化方案商、科研機構、注塑貿易商、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等,組建“懂行”產業聯合體,奠定了協同創新的組織機制基礎。
?。ǘ┲菐熘笇?,組織實戰型“陪跑”專業智庫,補齊聯合體缺乏頂層設計和全周期優化迭代的能力短板。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需系統謀劃、久久為功,而產業聯合體企業大多聚焦微觀落地方案工作,為了避免出現缺乏頂層設計和各方協助運行機制而容易導致的多方在看、牽頭單位孤軍奮戰的局面,需要形成以產業聯合體為主、專業智庫輔助的決策方式。廣東省于2020年提出“1集群1智庫”和“集群深調研+全程陪跑”的工作組織機制,建立高效的工作組織結構和專業智庫機制。揭陽市揭東區確定先邀請專業智庫開展集群深調研。經過近3個月的各方聯合調研,智庫協助梳理出14幅當地中小微企業的“畫像”,提出以“激活”傳統中小微轉型升級意識為突破口、打造“中央工廠”工程這一思路。
?。ㄈ爸醒牍S”,打造“亮眼”的數字化實效樣板,帶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改革,需要通過打造樣板工程來激發中小微企業群眾參與變革。大部分“示范性、參觀式”的大型企業標桿,與中小微企業的現存狀況差距甚遠,中小微企業無法產生共鳴,轉型積極性不高。同時眾多新業態新模式標桿,尚未經過市場驗證,直接面向市場實戰的價值效應不明顯。針對樣板工程和模式推廣中碰到的問題,揭陽市揭東區改變“教企業做”的傳統方式,先通過工業互聯網應用、設備聯網、自動化產線改造、優化成型工藝、供應鏈集采、選材規劃、中央倉儲等技術和手段,軟硬結合,打造“亮眼”的中央工廠,以實際接單生產盈利的市場成效與同行企業競爭。中央工廠降本提質增效顯著效果,產生了“鯰魚效應”,帶動了集群中小微企業的轉型意識。
?。ㄋ模┱龑?,提供“配套”產業服務,強化園區、人才、資金、政策等資源要素保障。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是在集群地理區域甚至更大范圍產業層面的政產學研用金智聯合創新,成敗的關鍵在于如何調動產業各方資源積極參與,需要政府給予有力的組織和資源要素保障。廣東針對性提出了“工作專班組織保障、產業聯盟技術支撐、資金池引導支持、金融機構參與市場運作、復合型人才保障、數字化改革意識培訓宣傳”等6大配套服務和資源要素。揭陽市揭東區試點啟動初期,廣東省工信廳即與揭東區委區政府建立直接聯系機制,共同制定責任單、時間表、路線圖、新機制等,在產業數字化改革中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制度重塑。揭東區委區政府協調將中德生態金屬城園區閑置廠房盤活、免租提供給牽頭單位先行試點,配套出臺了《揭東區塑膠行業集聚發展轉型升級扶持若干措施》。針對集群轉型急需的復合型技能人才短缺問題,揭東區協調當地高校開展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共同開展“小諸葛”育人計劃,為集群試點的中央工廠和云加盟企業持續輸送高品質的復合型技術人才,解決中小微企業轉型過程中的缺人難題。
二、工作成效
?。ㄒ唬┲醒牍S先進制造方式降本增效成效明顯、獲得市場驗證。揭東日用塑料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于2020年5月啟動,11月利用中德金屬生態城的園區閑置存量廠房建設的中央工廠正式投產。經過5個月的試運營,獲得了市場驗證,中央工廠生產成本降低25%、質量提升15%,以每平方米產出提升2.2倍的優勢大大超越同行,滿負荷接單生產且盈利好。同時當地眾多職業院校正利用中央工廠這一設施,與產業聯合體合作培養新時代的注塑“復合型人才”。
?。ǘ┘耗J桨l揮鯰魚效應,激發中小微企業紛紛加入轉型行列。中小微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大潮中經常存在缺人、少錢、不想轉等問題,對數字化轉型觀望猶豫。通過中央工廠先進制造模式,揭東當地的企業老板和同行看到數字化轉型的“甜頭”后紛紛上門參觀學習,主動溝通合作意愿。3個月組織了10期同行轉型交流會,超過500位行業人士到場學習。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