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信用監管,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提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的信心。在2022年“營商環境看安陽”首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發改委二級調研員任自更介紹了安陽市通過信用監管促進營商環境優化方面采取的相關措施以及取得的相關工作成效。

  任自更介紹說,近年來,國家和省相繼出臺文件,對信用監管工作進行部署,安陽市結合實際,印發了《安陽市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工作方案》(安政辦〔2020〕33號),圍繞創新事前信用監管、加強事中信用監管、完善事后信用監管等重點環節,制定有力措施提升信用監管效果。事前環節,通過市場主體做出信用承諾,擴大信用報告應用范圍,提高依法誠信經營意識,提升行政事項辦理效率;事中環節,全面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記錄,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提高監管精度,對信用良好的企業無事不擾;事后環節,督促失信主體限期整改,依法開展失信聯合懲戒,完善信用修復機制,以達到治理失信、維護廣大守信市場主體權益的目的。

  目前,安陽市信用監管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信用承諾日益深入。匯總公示了各部門信用承諾事項清單,并制作格式規范、標準統一的信用承諾書模板,截至2021年底,市信用信息平臺共歸集各類信用承諾50余萬件。二是信用報告應用廣泛。已在申報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評選市長質量獎、申請農產品進口配額等領域,將應用信用報告作為篩選參考。三是行業監管逐步健全。全市已在醫保、稅務、交通運輸、勞動保障等52個領域開展了分級分類監管,并根據市場主體信用等級變化,動態調整監管力度、監管措施。四是積極推進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市場監管等18個部門開展了“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共檢查市場主體2.6萬戶次,并將檢查結果向社會公開。五是持續開展聯合獎懲。每年定期召開兩次“誠信建設紅黑榜”新聞發布會,2021年共發布6511家紅榜企業,曝光186家黑榜企業,反饋失信聯合獎懲案例1萬余條。六是積極鼓勵信用修復。鼓勵引導失信企業主動進行信用修復,累計完成1萬余條失信記錄修復。

  下一步,市發改委將按照既定工作計劃,持續深入實施信用監管,加快全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保持安陽市信用環境建設工作在全省的領先地位,為推進全市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貢獻信用力量。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