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嘉興市營商辦獲悉,2021年度嘉興市優化營商環境“十佳實踐案例”在3月3日經評選發布,旨在推廣一批可復制、可借鑒的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舉措及服務企業案例,不斷提高我市營商環境改革成效。
經嚴格審核及前期初評選出的15個優秀案例參與現場路演評審環節,最終經19位專家評委、企業代表、縣(市、區)營商辦等大眾評委綜合評審、現場打分,評選出了“十佳實踐案例”,涵蓋數字化改革、助企融資等多個領域,可謂亮點紛呈。
數字賦能營商新模式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以前不知道自己企業的績效評價為什么低?低在哪里?空房子、生產線該如何再利用,一直沒什么頭緒。預警平臺上線后,好多朋友都將空閑廠房共享了出來,租金有保障了,連房產稅和土地稅都因政策紅利減免了?!蓖┼l某企業相關負責人說道。
桐鄉市崇福鎮打造的“預警平臺”是此次“十佳實踐案例”之一,通過數據動態管理實現對企精準服務,為持地企業經營者在擴大投資、空間利用等企業發展轉型上提供一手精準的決策數據,有效減少了工業用地上廠房的空置率和無證照經營現象。據悉,該預警平臺僅僅上線180余天,已經接收到五萬平方米的“共享廠房”申請,90余次線上項目咨詢,促成了16個備案合作項目。
政府數字化轉型是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其中一項重點就是要提升政府服務的深度,不僅是桐鄉,嘉興各地紛紛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讓營商環境更有感。
譬如,海寧市通過開放政務數據模塊接口,探索形成“異地申報、收受分離、云上流轉、遞寄送達”模式,加強政務服務數字化對接與共享。又如嘉善縣通過跨區域跨行業跨層級整合公用服務資源,打通業務壁壘,融合平臺資源,讓群眾“不出鎮、進一門、一窗式”就能辦理供電、水務、天然氣、華數、交通IC卡、市民卡六大領域事項,全面提升基層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破解融資難發展瓶頸
為企業注源頭活水
融資難、融資貴,仍是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記者注意到,此次“十佳實踐案例”也聚焦于企業融資問題。
浙江歐耐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海寧一家制造加工企業,舊廠房產權證因歷史遺留原因陷入了發展瓶頸,因此海寧市全面深入摸排,對該企業的土地、規劃、竣工驗收等手續不完善問題逐一排查,幫助企業一次性解決了產權證補辦問題,提高企業資產的完整性。
海寧解決企業產權補辦問題是嘉興助企融資過程中的一個生動樣本。秀洲區依托省小微云應用場景,創建“信用家”平臺,形成了“一碼對接、一步授權、一秒授信、一鍵獲貸、一庫管理”的數字化賦能金融服務新模式,目前已完成首批24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預授信3585萬。
除此之外,海鹽縣通過推出“無還本續貸”抵押登記組合業務,實現銀行續貸業務與企業不動產登記無縫銜接,精準助力企業生產發展續貸需求?!拔沂懈鞯爻掷m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出實招、放大招,大膽探索創新、積極推動改革,一定程度增強了企業的獲得感?!奔闻d市營商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營商環境建設永遠在路上。接下來,嘉興還將持續對標上海、杭州等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查找問題,補足短板,出臺《嘉興市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市專項提升行動實施方案》(4.0版),加快形成一系列具有嘉興辨識度的制度創新成果,奮力打造全省領先、長三角營商環境最優市。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