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營商環境評價體系,開展了多輪評價,覆蓋全國上百個城市,請問我國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和進展?今年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重點是什么?
林念修
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營商環境評價制度,開展營商環境評價,是《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作出的一項制度性安排。2018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牽頭建立中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目前已經開展了6批次評價,全國累計有98個城市參與評價,覆蓋了31個?。▍^、市)。在這過程中,我們形成了制度、指標、報告3個“1+N”的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機制,有力推動全國范圍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這3個“1+N”,首先是制度“1+N”,“1”是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N”是各地出臺的配套法規政策。指標“1+N”,“1”是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包括18個大項和87個小項,“N”是地方結合實際增加的N項指標。報告“1+N”,“1”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每年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報告》,“N”是地方發布的自評報告。各地區對照國家指標體系開展了有針對性的改革,目前已有28個?。▍^、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規,很多城市優化營商環境方案已經從1.0版迭代升級到5.0版,全國競相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局面正在加速形成。
大家都知道,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土質優劣直接關系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聚焦重點、持續發力,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更好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歸納起來,下一步重點舉措可以用5個詞來概括,就是“公平、公正、開放、便利、滿意”。
公平,就是持續放寬市場準入,讓企業平等進入、公平競爭。我們將重點推行清單管理,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行政許可清單等管理制度。當務之急是加快破除市場隱性壁壘,打破“玻璃門”,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
公正,就是實施科學有效監管,增強企業投資信心和穩定市場預期。我們將重點推動“3個落實落細”。一是落實落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打通法規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二是落實落細監管制度規則,嚴格規范行政執法,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遠程監管、移動監管。三是落實落細制定涉企政策的程序規定,讓企業家積極參與政策制定,使政策舉措更接地氣,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更強。
開放,就是堅持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推動外資外貿穩定發展。一方面,突出抓好外商投資法及配套法規的執行,實施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推動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實施。另一方面,加大服務保障外資企業力度,全力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合理訴求,讓中國長期成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便利,就是提高政務服務質量效率,讓企業群眾辦事更加方便高效。重在“3個推進”。一是推進窗口服務提質增效,提升政務大廳“一站式”服務功能,推動更多政務事項集成辦理。二是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強化實體政務大廳、網上政務平臺協同聯動,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三是推進技術賦能流程優化,開發更多數字化服務場景,在更大范圍實現“一網通辦”、跨省通辦。
滿意,就是發揮評價引導督促作用,促進各地推出更多市場主體認可的硬招實招。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我們將繼續完善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評價機制,有序推進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引導和支持更多城市對標先進補齊短板弱項,積極主動開展改革創新。比如,我們擬推出一項新措施,建立“損害營商環境案例歸集通報制度”,把各地損害營商環境的問題歸集起來,把歸集到的問題和整改情況作為中國營商環境評價的重要內容,逐項推動解決。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