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市場監管局日前發布的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報告中了解到,2021年,全市新設企業累計達23.79萬戶,同比增長28.04%,為近5年新高。

  “證照分離”助企業“快入準營”

  營商環境是為城市招來“金鳳凰”、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一年來,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腳步持續加速。

  2021年7月,全市新一輪“證照分離”改革實施。其中,全市范圍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等“前三扇門”事項達到132項;自貿試驗區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69項。截至2021年12月底,本市“證照分離”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設市場主體3.89萬戶,占同期新設市場主體總量的28.9%。本市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設市場主體2.16萬戶,占同期自貿試驗區新設市場主體總量的26.9%。

  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已有包括“企業設立、變更、注銷登記”“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核發”“小餐飲店許可”等在內的12個主項133個政務服務事項實施告知承諾制改革。

  市場準入門檻降低,市場活力得以進一步煥發。2021年,全市新設企業累計達23.79萬戶,同比增長28.04%,為近5年新高。自2021年1月20日起,全市實現開辦企業領取執照、印章、發票“三大件”電子化模式全覆蓋。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截至2021年12月底,本市存量市場主體223.65萬戶,電子營業執照使用量6000余萬次,占全國使用量的43.5%。

  追溯平臺提升監管精準化智能化

  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重要舉措,本市創新智慧監管模式,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建設推廣“北京冷鏈”追溯平臺,提升市場監管的精準化、智能化水平。

  2021年2月12日起,北京市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的品種范圍,從進口冷藏冷凍肉類、水產品擴大到全部儲存溫度在0℃以下的進口冷鏈食品。過去只有超市等場所才會張貼公示的“北京冷鏈”二維碼,如今在一些出售進口乳制品、冰激凌的小便利店中也很常見了。

  來源可追、去向可查,“北京冷鏈”追溯平臺通過科技支撐為市場防疫和食品監管工作再賦新能,建立起全過程、全鏈條、全覆蓋的電子追溯機制。截至2021年12月底,“北京冷鏈”平臺已注冊完成企業1.59萬家,其中經營進口冷鏈食品的企業6416家。累計記錄冷鏈食品批次30.29萬個,涉及123個國家和地區,以及我國全部省級行政區,共計89.13萬噸。

  “鐵拳”出擊整治市場秩序突出問題

  為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本市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

  2021年,市市場監管局聚焦進口冷凍食品、電動三四輪車、生產銷售不合格兒童玩具、中介行業協會亂收費、保健市場亂象等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貼近群眾生活的重點領域,依法查辦一批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件,嚴懲一批違法主體。

  2021年7月,西城區市場監管局在檢查中發現,北京知味麻辣餐飲有限公司的餐館冷柜內,標示原產國為“新西蘭”的“安佳黃油”等進口食品均未在“北京冷鏈”平臺登記,而一盒標示原產國為“加拿大”的“冷凍野生捕撈斑點蝦”也沒有核酸檢測報告和消毒記錄。隨后,北京知味麻辣餐飲有限公司被沒收非法財物并罰款10萬元。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和市場監管風險大的突出市場違法問題,加大打擊力度。截至2021年12月底,本市已通過“鐵拳”行動,共立案7196件,結案6062件,罰沒款1.08億余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05萬余元。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