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對此,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緊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把監督體系與治理體系對接起來,把正風肅紀反腐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進治理、推動發展貫通起來,以強有力監督助推優化營商環境,為深入落實“十四五”戰略規劃提供堅強保障。
近年來,福建省泉州市紀委監委立足主責主業,以強有力政治監督壓實各級黨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堅持系統思維構建一體化監督格局。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日常監督,對營商環境涉及的責任單位,由派駐紀檢監察組跟進監督、全程監督,以“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為抓手,對影響營商環境問題進行“大起底”,既查擺政務服務存在的顯性問題,也摸排民生法治等領域的隱性問題。針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服務部門存在的工作作風問題,市、縣兩級紀檢監察機關抽調力量專班運作,形成工作組統籌協調、紀檢監察室縱向包片指導、派駐紀檢監察組橫向跟進監督、市直部門和各縣(市、區)一體抓落實工作機制,同時以紀委監委、巡察機構、黨委督導組“三方聯查”鞏固提升監督效果,集中力量排查整治破壞營商環境行為。
著力破除營商環境“中梗阻”。緊盯項目審批、中介機構、政務服務等環節領域開展專項治理。聚焦審批監管,構建由紀委監委協調抓總,財政、發改、商務、人社、稅務等職能部門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對1951個行政審批服務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優化,一把手審批事項壓縮30%以上。聚焦中介秩序規范,督促修訂完善行政審批服務中介管理規定,推動整治社會組織違規涉企收費、亂評比等違法行為。聚焦政務服務,對政務服務態度冷漠、推諉拖拉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積極構建“制度+科技”智慧監督新模式,推動政務全程在線辦理、在線監督。
織密全流程全領域監督網絡。日常監督“清淤”,依托黨風政風監督室搭建工作專班,加大組織謀劃、牽頭協調、綜合監督力度,注重發揮“室組”聯動監督作用,加強跟進監督、市縣聯動,暢通舉報渠道,對發現問題線索單獨建賬、直查快辦。專項巡察“除障”,市縣19個巡察組對176個部門開展“點穴式”巡察,對發現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等領域問題壓茬推進整改,督促黨委(黨組)扛牢主體責任,改進干部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專項整治“破局”,按照“群眾點題、部門答題、紀委監督、社會評價”總體思路,重點對窗口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執法監管不規范、政務數據壁壘、惠企政策兌現難等方面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整治。
以監督實效提振發展信心。堅持嚴的主基調,實事求是運用“四種形態”,既突出對黨員干部的嚴管厚愛,又盡量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謹慎合理使用審查調查措施,用有溫度的執紀執法保障企業合法經營。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制定公職人員政商交往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涵蓋出席活動、交友聯絡、拓展市場、審慎監管等具體方面,為公職人員政商交往設定底線、劃出紅線。注重源頭治理防范,針對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發現普遍性、系統性問題,向相關地方和部門發出紀檢監察建議,督促職能部門舉一反三,深入開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完善優化營商環境常態化機制。
調研發現,紀檢監察機關在助推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過程中,也存在監督不到位的問題。一是定位不準。紀檢監察機關抓營商環境,既要立足監督首責,靠前監督保障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又要充分把握好“監督的再監督”定位,決不能“監督變主抓”“主抓變統管”,越位反而容易失位。二是能力不足。營商環境幾乎涉及到所有政府部門,覆蓋面廣、專業性強,實踐中有的紀檢監察干部專業知識有限、監督能力不足,局限于監督檢查和網上督察等“短平快”的方式方法,而在監督助推優化營商環境的整體謀劃、策略手段、力量調配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項。
營商環境是“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的基礎要素保障。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準確把握政治站位、歷史方位和工作定位,深化政治監督,強化日常監督,助力優化營商環境,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緊盯政令暢通,釋放監督治理效能。圍繞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強化政治監督,以政治監督統領各項監督,激發監督治理效能,著眼于各級各部門履職情況,重點加強對領導干部、公職人員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監督檢查,推動政治責任和工作責任雙落實。督促各級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切實主動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營商環境制度供給,激發體制機制活力,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營商環境。
強化監督合力,構建協同聯動格局。持續完善“四項監督”統籌銜接制度,充分運用紀委監委領導掛鉤片區協作機制,整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力量,在黨內監督主導下做實專責監督、貫通各類監督,協同推進營商環境監督工作。聚焦各類惠企政策和優化營商環境法規政策落實情況,健全“室組”聯動監督機制,督促推動職能部門梳理亟需破解重難點項目,通過定期會商、情況通報、線索移送等方式做好溝通銜接,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攻堅。
堅持標本兼治,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建立營商環境問題“清單庫”,構建監督檢查、問題整改、長效治理的監督管理閉環,推動相關地區和職能部門解決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梗阻等方面問題。聚焦涉企腐敗行為,堅決查處領導干部在項目建設、國企改革、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腐敗問題。正確處理依規依紀依法查辦案件和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關系,既要查清問題,也要保護企業及其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加強作風建設,推動干部擔當作為。把干部作風建設作為長期課題,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堤壩,堅持黨風黨紀一起抓,嚴格落實黨員干部有關事項申報、履職回避等制度,引導督促黨員干部正確處理公與私、親與清、情與法之間的關系。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要求,運用好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等行為準則,努力為企業營造公平公正、寬松嚴肅、優質高效營商環境。督促執法部門規范涉企監管執法行為,正確處理嚴格執法與護航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關系,審慎采取強制措施,減少對民營企業正常經營活動的影響。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