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海南省政府獲悉,海南省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近日組織專家對全?。常箓€省直單位和19個市、縣政府(含洋浦管理局)網站進行了評比。評比發現,部分網站內容陳舊,信息更新不及時,個別政府網站信息竟然還停留在幾年前。(8月3日 新華網)
照理來講,政府門戶網站擁有以地方財政為支撐的資金,眾多的信息來源,同時又不乏人力及技術資源,理應成為展現政府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是政務公開、服務人民、提高民主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政府網站信息竟然還停留在幾年前,淪為名副其實“往站”。筆者以為,這背后的原因有三:
其一,有些地方政府領導信息觀念淡薄。在當前信息尚未走上制度化、規范化前提下門戶網站的質量主要取決于政府領導信息意識,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若對以通過網絡發布信息、接受信息比較重視,上行下效,政府門戶網站及部門的網站質量就較高,信息更新也會較快,管理上也比較規范。反之,網站就會成為“往站”。
其二,各地政府網站建設缺乏規范性標準,上級部門對地方網站缺乏量化考核管理。 幾年前,國家有關部門倡議建設“電子政務”,但由于缺乏強制性標準,各地網站各自為政,五花八門,大多數政府網站只注重信息發布功能,而缺乏與民眾交流意識,導致民眾對網站關注熱情日漸冷漠。同時上級主管部門又缺乏考核檢查,致使許多網站重建輕管,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維護,很多信息從網站熱乎一陣后,就不定期更新,從而讓政府網站成為一個“高科技”擺設。
其三,各地政府及部門網站眾多,導致網絡資源分散。在國家有關部門倡議建設“電子政務”的階段,政府的大小部門,興起建站熱,不但政府建立門戶網站,各個地方的政府、部門地所屬機構都爭先恐后地建起了自己的網站,導致網絡資源分散,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由于力量的分散,致使很多部門網站虎頭蛇尾,缺乏專人管理,從而淪為“往站”。
有感于此,筆者以為各地當學海南省的經驗,對政府及部門的網站進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清理,對質量低下的網站該淘汰的要淘汰,該合并的要合并,從而使各地網絡資源進行必要的整合,從根本上避免網站淪為“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