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事關廣大人民切身利益。

  自2016年6月1日,全市第一本不動產權證在市民中心頒發,浙江省杭州市正式實行不動產統一登記,至今已走過5個多年頭。

  “在過去5年多里,杭州市不動產登記部門聚焦便民利企,輪動實施了多輪改革?!焙贾菔幸巹澓妥匀毁Y源局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負責人說,“每一次改革,我們都借助杭州在數字經濟方面的優勢,以‘數字化改革’賦能不動產登記提質增效,助力杭州營商環境優化?!?/p>

  杭州市提出以“城市之窗”展現“中國之治”。向著這一戰略目標,杭州不動產登記不斷向前。

  不動產登記改革: 從多部門到一窗受理,5年辦理業務945.83萬余件

  “土地證、房產證合成一張了?!?016年6月1日上午,市民宋女士拿到了杭州市發放的第一張不動產權證書。

  自此,杭州市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全面啟動。

  全新的業務,沒有先行經驗可借鑒;全新的部門,初創團隊從“零”起步摸索前行。

  原本在分散登記的模式下,各部門間簿證不統一,如土地登記由原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房屋登記由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部門負責,森林、林木、林地登記由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由農業主管部門負責。

  “不動產統一登記保證不動產交易安全,保護群眾合法權益,促進不動產登記信息更加完備、準確、可靠?!被仡櫢母?,杭州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談到,每宗不動產有了統一的登記簿、唯一的“身份證編碼”,產權信息更加完備、準確,既避免了市民企業多頭跑,也能更好地保障百姓的合法財產權益。

  杭州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回憶說:“2016年,全市剛開始統一登記,業務辦理量很大,群眾都在排隊辦理?!焙蛧鴥却蠖鄶档怯洿翱诘淖龇ㄒ粯?,杭州市民需要在國土、房管、稅務三個部門的窗口排三次隊、取三次號、提交三次材料,前后大約需要15個環節,辦證至少花費一天時間。

  怎樣才讓群眾辦事更便利?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著手,杭州率先就占70%業務量的個人住房辦證推出便民服務,以“刀刃向內”的決心,通過“物理整合”,將房屋交易、納稅和登記發證三個窗口調整為一個聯合受理窗口。

  2017年下半年,杭州不動產辦理流程的新舉措被央視報道:市民只需要在“聯合窗口”取一次號、排一次隊、交一次材料、等待一次受理即可,整個流程減至4個環節,辦理時間也由原來的房屋交易40分鐘、稅收30分鐘和不動產登記50分鐘,整體壓縮50%,全流程“60分鐘領證”,登記辦事體驗大幅優化。

  從此,改革賦能、利民便企的意識,寫在了杭州不動產登記服務的“基因”里。

  自起步開始,杭州不動產登記服務就積極應用“互聯網+”提升服務效能。2017年年初,“杭州不動產登記”官方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向公眾發布政策法規、新聞動態、登記公告、辦事指南等;隨后,在“優化財產登記營商環境”網站開辟“你問我答”“一圖讀懂”“杭小登小課堂”“我要辦”專欄,與門戶網站、熱線電話等一起,通過智能排序、智能檢索、定向推送等方式,及時高效回應群眾咨詢訴求。

  5年間,隨著改革的深入,杭州不動產服務觸角不斷延伸、服務能力持續提升,服務品牌逐漸走入了市民百姓心中:目前全市登記窗口已達到314個,累計受理不動產登記業務945.8341萬件,發放登記證書 498.7885萬件、證明309.1347萬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圍繞業務標準化、規范化、一體化,杭州不動產市民之家窗口形成了一條“受理一窗口、辦事一指南、規范一文本、告知一清單、聯系一電話”的“五個一”便民利民窗口服務機制,并向全市域登記窗口推廣。

  此外,《杭州市不動產登記若干規定》今年2月1日起施行,杭州成功實現登記立法,為杭州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圖片

  “最多跑一次”改革: 辦事邁入“分鐘制”,不動產登記資料全城通查

  “辦事一次也不用跑,新房交付后,動動手指就辦好了不動產證,在杭州辦事太省心了?!?/p>

  今年春節前,杭州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正式推出的“交房云辦證”功能成了杭州市民“朋友圈”的熱門話題。該服務在數據共享的前提下整合了稅務部門和銀行的辦事環節,市民收到新房后,只需登錄杭州城市大腦APP,即可線上完成繳稅、辦證申請,并在線核查電子不動產權證。

  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杭州不動產登記服務聚焦便民利企,持續縱深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

  “2016年年底,浙江提出了‘最多跑一次’的改革口號?!焙贾菔胁粍赢a登記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最多跑一次”改革啟動以來,杭州不動產在浙江省率先實現不動產登記全網點、全業務、全流程“最多跑一次”、城鎮個人單套商品住宅登記1小時辦結的基礎上,又以數字化改革“開路”,實現了多次提速:

  2017年底,杭州不動產窗口服務實現從“物理整合”向“化學融合”轉變,全面推行“一套資料、一人受理、一個系統、一小時辦結”的“四個一”模式,依法依規取消申請材料271件、精簡幅度達到65%。

  2019年4月,杭州市房產交易取消交易確認環節,由原三部門聯辦調整為不動產登記、稅收“一窗受理,并聯服務”,推進以電子證照、前置掃描代替復印件,實現不動產登記辦理環節減少1/3、提交申請材料減少1/3、辦理效率提高50%。

  2021年9月,杭州不動產深入推進辦事“分鐘制”,實現線上、線下高頻不動產登記事項實行45分鐘辦結……

  在不遺余力為辦事群眾和企業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長、減成本的同時,杭州不動產還聚焦特殊人群推出上門暖心服務。

  2016年以來,杭州市不動產中心聚焦行動不便的“老、弱、病、殘”四大類人群,以及民生工程、拆遷項目及集中工程等特殊業務,將“服務直通車”開進了醫院、養老院、社區、居民家里。

  “幾乎每個工作日,都有工作人員跑在路上,將不動產的貼心服務送到市民身邊?!笔胁粍赢a登記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每年上門服務近千次,年度服務里程達2萬公里?!?/p>

  不動產登記檔案利用工作也借力“數字化”,實現不動產登記資料全城通查、不動產登記結果全市域通查。

  “去年,我們全市93.68萬卷不動產存量卷宗全部實現數字化工作,為方便市民企業登記查檔打通基礎?!蹦壳?,杭州不動產相關檔案查詢方式多樣化,實現了窗口端、自助機端、浙江政務網網頁端、“浙里辦”手機APP端、微信公眾號端、杭州24小時綜合辦事服務機、支付寶APP端以及不動產權證書二維碼的“七端一碼”平臺均可查。

  同時,上城、拱墅、西湖、濱江、錢塘等區不動產登記窗口全面開設檔案查詢窗口,實現檔案查詢就近辦、移動辦、網上辦。

圖片

  營商環境改革: 登記業務累計助企融資1.76萬億元

  “在杭州辦事,政府總是這么給力!辦個過戶一次都不用跑?!?022年元旦剛過,成功為公司辦完企業轉移登記的周女士,專程給杭州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送去錦旗,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為企業松綁減負、護航服務,就是呵護市場經濟。

  “2018年起,我們聚焦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參照世界銀行評估標準,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效能?!焙贾菔胁粍赢a登記服務中心負責人說,企業是市場經濟的活躍主體,從拿地建房、抵押融資到不動產資產配置、重組……企業發展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不動產登記服務。改革啟動以來,聚焦優化營商環境企業登記財產服務,杭州不動產登記相繼推出“交房即交證”3.0、工業用地“零跑動、零等候、零資料”“見碼發證”等多項創新舉措方便企業辦事,讓數據“多跑路”“跑得快”,讓企業“少跑腿”“不跑腿”,把更多的時間、精力集中在創業創新上。

  在“錦上添花”的同時,杭州不動產還為企業“雪中送炭”。

  資金是支撐企業發展的“金融血液”。在企業融資階段,杭州不動產通過與銀行的深度合作,實現企業貸款和抵押登記“一網通辦”,單套當場辦結、批量當天辦結?!坝捎诘怯浐豌y行的深度合作,企業經常是上午在銀行‘一站式’辦完申請,當天就能拿到放款?!?疫情期間,杭州不動產開啟綠色通道助力企業融資“復產”。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至今,杭州不動產通過給予辦理不動產余值順位抵押登記,直接助推企業實現抵押融資、盤活資金1.76萬億元。

  此外,杭州還在全域登記窗口推廣設立了企業辦理業務專窗,為所有涉企事項開辟綠色通道?!捌髽I有大量的批量業務,為企業節省時間往往就是為企業省錢?!毕嚓P負責人談到,無論是主城還是區縣窗口,面對企業一次數百本證的打證需求,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在一天內為企業辦完已是常態。

  去年,杭州成功入選國務院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新的一年,營商環境創新試點的各項改革新措將在全市域同步落地。

  “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對杭州來說是機遇更是挑戰?!焙贾菔幸巹澷Y源局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面向未來,杭州不動產將加快推進市域不動產登記“一體化”的步伐,整合全市不動產登記平臺,力爭市民期望的單套商品房登記、抵押登記等事項盡快實現“大杭州”全市域通辦。

  同時,聚焦企業和群眾的所思所盼,杭州持續深化不動產登記領域數字化改革,推出更多跨場景的“一網通辦”,在從嚴保障不動產安全的底線之上,持續優化市民“線上線下”辦事體驗,讓新老杭州人從中獲得在杭創業安居的幸福感、安全感,助力推動杭州建設世界一流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邁出堅實步伐。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