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湖北召開“省市縣三級聯動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武漢市副市長王清華介紹,武漢市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主線,對標一流減流程,刀刃向內抓改革,真心真情優服務,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

  聚焦流程再造,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全面推行“一窗通辦”。深化綜合窗口改革,市、區、街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設置老年人等專區專窗,方便群眾辦事。

  大力推進“一事聯辦”。在湖北政務服務網設立武漢市“一事聯辦”專欄,104個高頻事項實現“一事聯辦”。平均辦理環節減少8.27個,壓減73.81%;辦理時限減少12.36天,壓減63.65%。

  積極深化“一網通辦”。在“鄂匯辦”上線便民利企服務事項400余項,197類電子證照實現共享應用,319項武漢城市圈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圈通辦”。

  聚焦難題破解,增強助企惠企能力

  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推行“信易貸”“銀稅互動”,建立中小微企業貸款審批綠色通道。完善“漢融通”功能,提供政策性融資擔保金76.63億元,撥付紓困貸款貼息12.68億元。推廣“301”線上信用貸款模式(3分鐘申貸、0人工干預,1秒鐘授信/放款),已累計放款3.5億元。

  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實施“一照多址”備案管理制度,推行企業開辦“210”標準(2個環節、1日辦結、0費用)。2021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6.96萬戶,同比增長44.57%,各類市場主體達157.23萬戶。

  優化工程項目審批流程,出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豁免清單》,明確20余種豁免領域;完善“承諾可開工”審批模式,實現“多證同發”“拿地就開工”,審批時限壓縮至45個工作日以內。依托市工程建設聯審平臺,推進水電氣“聯辦聯審”,審批時間壓縮到5個工作日以內。

  聚焦機制完善,打造公平競爭秩序

  推行包容審慎執法。編制行政處罰“三張清單”(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規范行政處罰事項576項;出臺《全面推行涉企行政處罰“三張清單”實施包容審慎執法的指導意見》。

  完善社會信用體系。武漢全市推進信用信息歸集,累計歸集信用信息6億條;借助微信平臺等實現信用信息“一鍵式”查詢。2021年,武漢市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復評。

  完善涉企權益保障機制。發揮“移動微法院”等平臺,推進“網上立案、網上庭審”。印發《進一步強化全市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措施》,開展馳名商標認定申請和重點保護,“第6感及圖”獲國家馳名商標,83件商標入選“湖北省優勢商標名錄”。

  聚焦暢通循環,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提高通關便利水平。實施“提前申報、貨到放行”通關模式,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超71.95%,出口時間為水運1.33小時(全國平均水平2.49小時)、鐵路2.09小時、空運0.24小時。2021年6月,武漢市獲評跨境貿易指標標桿城市。

  加快交通樞紐建設。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做大做強中歐班列。截至2021年底,中歐班列(武漢)累計發運2333列、20.04萬標準集裝箱,總發運量居全國第5。

  壯大外貿經營規模。綜合利用穩外貿政策措施,鼓勵企業開展境外貿易。截至2021年底,全市對外貿易經營備案企業1.5萬家,年進出口額超百億元以上企業6家??缇畴娚踢M出口約43億元,同比增長100%。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