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招商三亞深海裝備產業園的首棟科研廠房樓已經拔地而起,該樓房從開工建設到主體結構封頂僅用60天,比原計劃縮短150多天工期。
“項目前期審批效率高,在規劃設計、項目報批報建等環節簡化了審批流程?!闭猩倘齺喩詈?萍汲情_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史曉強介紹,在項目前期審批流程優化的基礎上,在開工后施工方實行3班倒搶工期,且采取裝配式建筑方式建造,進一步壓縮工期,做到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
項目審批涉及部門多、審批程序繁瑣、辦理耗時過長,是工程建設項目的“痛點”“堵點”。近年來,海南省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以下簡稱工改),把100余項工程建設審批業務進行全流程、全覆蓋集成改革,從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審批材料、審批時間、審批次數實施“五減”措施,審批效能明顯提升。
同時,海南省還要求審批服務人員轉變工作作風,主動上門服務企業辦理審批手續,傾聽企業訴求,不斷優化工作流程,確保企業項目早日落地。
白沙黎族自治縣第一小學新校址項目是當地重點民生工程,該項目一進入前期規劃、審批階段,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就派出專人對接服務,加快推進審批進度,確保項目盡早開工。
“審批流程縮短了近3個月,審批辦理過程中,行政審批部門會派專人上門服務,指導如何辦理手續,讓我們省心很多?!卑咨忱枳遄灾慰h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國平說,此前項目因疫情等原因導致進度有所延誤,受益于“工改”服務,讓工程進度加快,預計項目今年6月完工,9月投入使用。
為確保審批流程公開透明、高效,海南省要求工程建設項目所有審批事項通過工程審批系統平臺進行線上審批,確保審批全程“留痕”,并限時辦結,從空間和時間維度上減少企業與審批工作人員的線下接觸,降低人為干擾,杜絕出現“權力尋租”現象。
為方便企業及時跟蹤審批流程,省大數據管理局在“海易辦”APP上線“工程建設”專欄,企業可以通過手機查詢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的辦事指南和業務辦理進度。近期,省大數據管理局在“海易辦”APP又增加移動端辦事功能,現在企業投資備案等40余項審批服務事項也可以在“海易辦”APP上辦理。
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海南省將持續完善工程審批系統功能,推廣無紙化審批,加強審批全過程信息共享,規范中介服務,實現中介服務網上展示、服務委托、成果提交、監督評價等全過程管理,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