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自貿試驗區自獲批以來,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立足對俄和沿邊特色優勢,大膽試、大膽闖,積極開展差異化探索。近日,黑龍江自貿試驗區結合新探索新實踐,在發布四批100項省級創新實踐案例的基礎上,發布第五批20項省級創新實踐案例,包括政務服務、數字治理、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產業培育、法律服務、綜合改革等七個領域,省級創新實踐案例達到120項。

  一、政務服務領域(2項)

  1.打造“四度四化”的“三級”政務服務品牌。哈爾濱片區制定《街鎮政務服務事清單(二級)》《社區(村屯)便民服務事項清單(三級)》《各園區政務服務事項清單》,通過“點菜”方式向街道、社區窗口及園區合理下放事權,進一步方便企業和群眾在“家門口”辦事,打造標準化、智能化、便利化、系統化的服務體系和有溫度、有速度、有精度、有粘度的政務服務品牌。

  2.創新科研用地管理新模式。哈爾濱片區制定《關于創新科技創新城核心區科研用地管理的意見(試行)》,將原有單一功能科研用地改造為功能兼容復合利用的兼容性科研用地,使科研用地的利用更加符合科技創新、科技服務等相關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需求;設立土地出讓合同竣工違約免責窗口期,激勵和督促科研用地土地使用權人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快完成整宗土地的開發建設。

  二、數字治理領域(3項)

  3.“數字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體系集成創新。黑河片區以政務云平臺為基礎、以自貿試驗區運行管理及應急指揮中心為抓手,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共享應用,構建集門戶網站、考核管理、智慧招商、跨境電商綜合管理于一體的政務服務體系。

  4.創新打造數字化+智慧文旅生態圈。黑河片區建立智慧旅游平臺,引入5G、人臉熱力識別、GIS高德定位等技術,實現全市各主要景點即時人流顯示分析,基于游客當前位置智能推薦旅游產品和服務,并提供手續辦理、自駕車服務、咨詢投訴、交通集散等綜合服務,全省首創線上旅檢口岸排隊實時信息發布等功能,可實現赴俄旅游一小時通關。

  5.打造“綏意辦”特色政務服務品牌。綏芬河片區整合市民、企業需要的各項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并與全省網上服務平臺聯動,改變了原來辦理服務入口多,APP繁雜的缺點,將本地市民和企業生活、生產、經營中涉及的服務事項整合到一個入口,推出全省縣級城市首個城市服務APP“綏意辦”。

  三、貿易便利化領域(2項)

  6.冰城海關創新推動加工貿易改革。冰城海關推動加工貿易領域業務改 革,組建加工貿易核批中心,由企業所在地海關審核,改為全省集中審核,統一審核標準,精簡審批環節,針對企業報核前申報單耗需求較大的實際情況,改變之前的按成品核定單耗為按合同核定料件消耗。

  7.創新可分裝類食品集中規?;隹谂e措。哈爾濱海關指導片區試點可分裝類食品集中規?;隹?,兼顧出口食品法律法規要求及俄羅斯市場需求,選擇粉絲、紫菜等可分裝、俄羅斯市場需求較大的食品,在獲得市場監督管理局分裝許可后,由海關進行備案核準,規?;隹诜盅b食品。

  四、金融創新領域(2項)

  8.利用風險補償資金池緩解科技型企業融資困難。哈爾濱銀行針對大部分科技類、高新產業類企業輕資產、缺少抵質押物、融資困難的實際情況,制定科技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貸款業務品種,由哈爾濱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受托管理風險補償資金池。

  9.異地分行聯動解決供應鏈企業融資難題。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與天津分行開展自貿聯動,成功為駐津央企中國天辰與駐黑央企哈電國際辦理保理業務融資,創新提出1+N保理方案,實現供應鏈異地業務聯動。

  五、培育產業領域(3項)

  10.創新中俄林業產業合作跨境聯動發展模式。綏芬河片區構建從境外到境內進口加工再出口的木業全產業鏈,在境外建設境外園區開展木材初加工,在境內依托邊合區落地加工,完成70%生產工序后,復出口到在俄境外園區,完成剩余30%以上生產工序,可獲得俄羅斯原產地證明,成品直接出口到歐美國家及第三方國家,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鞏固海外市場的競爭優勢。

  11.補齊口岸基礎短板助力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省交投集團積極參與綏芬河富民鐵路互市貿易園區、互貿商品展銷中心園區、綏芬河互貿(國際)物流加工園區、綏芬河公路互貿國際物流園區等邊境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綏芬河片區構建“兩路四區”產業布局,推動邊境貿易創新發展。

  12.依托“飛地經濟”探索協同發展新路徑。哈爾濱片區不斷深化與深圳對口合作,創新區域合作模式,加速深圳(哈爾濱)產業園建設,“帶土移植”深圳經驗,復制深圳政策,引進深圳管理團隊。華為鯤鵬、惠達科技多家新興產業項目落戶片區,初步形成了新興產業集中布局、集群發展的態勢。六、法律服務領域(4項)

  13.打造一體化勞動保障維權服務中心。哈爾濱片區針對當前涉外勞動爭議糾紛案件多樣化、復雜化趨勢,打造“一窗式”勞動保障維權服務平臺,按照“一窗受理、后臺分辦、一站辦結”模式,調解環節前置,仲裁程序兜底,勞動監察部門全程介入管控。爭議調解成功率同比提升15%,欠薪案件平均處理耗時縮短近10個工作日。

  14.創新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新模式。黑河片區與北京、上海等地國際商事調解中心開展合作,共同培養打造國際化、專業化法律人才隊伍,共建“國際商事爭端預防與解決工作體系”糾紛解決平臺,擴大了訴調對接適用范圍,實現國際調解功能全覆蓋。

  15.創新自貿試驗區法庭司法保障新模式。黑河市愛輝區人民法院成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法庭,建立涉自貿片區案件司法統計制度,加強與行業協會對接,完善自貿片區涉法信息集中、風險評估、系統性風險預警機制,推進一體化管理。

  16.“智審”模式助力商事訴訟跑出“加速度”。哈爾濱市松北區法院自貿區法 庭制定《哈爾濱市松北區人民法院商事案件要素式審判制度》,通過“在線類案訴訟要素指導+電子送達+類案一次庭審全覆蓋”的商事案件智慧審判模式,2021年共審結案件1112件,涉企類案平均審判周期簡易程序案件縮短26天,普通程序縮短44天。

  七、綜合改革領域(4項)

  17.推動國家木結構標準化制定。綏芬河片區聯合重點企業,針對當前國內外木結構建筑缺少工程建設標準或規范的實際情況,與中國林科院聯合開展深入研究,反復測試相關數據,耗時1年,推動中國林科院木材研究所出臺了木結構相關兩項國家標準,有力推動了片區內木業重點企業擴張韓國等海外市場。

  18.探索綜合辦學水平發展性督導評價改革。哈爾濱片區創新實施教育質量評價,轉變政府直接管理為間接管理,實現評價過程中第三方教育評價機構、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等各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運用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破解了過去評價學校教育缺少穩定科學的評價指標和體系問題。

  19.建立邊境區校人才聯合培養模式。黑河片區利用黑河學院在對外經貿、俄語和藝術方面師資力量資源,依托俄語人才培訓基地、片區跨境電商直播基地、油畫培訓基地及園區企業等培訓平臺,簽訂俄語人才孵化、直播基地共建等合作協議,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

  20.優化服務模式保障中歐班列“零等待”通關。綏芬河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圍繞服務中歐班列、保障能源輸入、大宗貨物進出口等方面出臺多項支持舉措,不斷優化查驗流程、通關模式和工作機制,確保中歐班列“零等待”順暢通關。2021年綏芬河邊檢站共服務保障中歐班列通關549列次,同比增長152%,列車查驗時間縮短一半。

  下一步,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將進一步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對標國際先進經貿規則,主動開展壓力測試,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生成更多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制度創新成果,以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自貿試驗區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我省改革開放“排頭兵”和“試驗田”作用。

更多精彩,請關注“官方微信”

11.jpg

 關于國脈 

國脈,是大數據治理、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數字經濟、政務服務專業提供商。創新提出"軟件+咨詢+數據+平臺+創新業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超能城市APP、營商環境流程再造系統、營商環境督查與考核評估系統、政策智能服務系統、數據基因、數據母體等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提供專業咨詢規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發改委、營商環境局、考核辦、大數據局、行政審批局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和高等院校。

責任編輯:wuwenfei